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田里折腾的“全聚能肥料”的事儿,这玩意儿听着挺唬人,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土办法,但别说,还真有点意思。
我就是寻思着家里的地,年年种,肥力下降得厉害,光靠化肥成本高不说,地也越来越板结。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搞点啥“营养餐”给地里补补。
我先是跑好几趟镇上的农资店,各种肥料看个遍,也问不少专家,解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啥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啥的。听得我头都大,价格也不便宜。
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琢磨,咱们农村啥最多?那肯定是各种秸秆、杂草、还有人畜粪便!这些东西扔可惜,放着也占地方,不如利用起来。
说干就干!我先是把收割完的稻草,还有田埂上割下来的杂草,全都堆到一起。然后,又把家里的鸡粪、猪粪也掺进去。这味道,那叫一个酸爽!
堆是堆起来,但是怎么让它发酵成肥料?这又是个问题。我就上网查资料,又是看书,又是问人,才知道发酵需要温度、湿度和空气。
我就开始动手,先是在堆肥的中间挖几个洞,增加通风。然后,时不时地往上面浇点水,保持湿度。最关键的是,我还从农资店买一包“em菌”,这玩意儿能加速发酵。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我每天都会去堆肥的地方转转,看看温度,闻闻味道。刚开始的时候,臭气熏天,后来慢慢地,臭味就淡,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泥土的清香。
大概过两个月左右,我感觉堆肥已经发酵得差不多。我就把这些发酵好的东西,撒到地里。这回我种的是玉米。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就是想试试效果。但是,等玉米苗长出来之后,我就发现不一样。用过“全聚能肥料”的地,玉米苗明显比用化肥的地,长得更壮实,叶子也更绿。
到秋收的时候,我特意对比一下,用“全聚能肥料”的地,玉米产量确实比用化肥的地,要高一些。而且玉米的口感也更吃起来更甜。
经过这回实践,我算是尝到甜头。以后我就打算一直用这个“全聚能肥料”,既能废物利用,又能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土壤,一举多得!
我的这个方法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一起交流学习!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我在田里折腾的别的玩意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