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嗑,说说我最近折腾的“肥料分类”那点事儿。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前段时间帮老家的亲戚搞点农活,发现他们对肥料的种类和用法那真是一知半解,瞎用一气,浪费钱不说,还耽误庄稼。我就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捯饬个简单点的分类方法,让他们一看就明白。
一开始我直接上网搜,好家伙,各种专业术语满天飞,什么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复合肥……看得我头都大。不行,这套不行,太学院派,老百姓根本听不懂。
我就琢磨着,得从最简单的开始。
我把肥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土肥料”,一类是“洋肥料”。
“土肥料”,就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些,比如:
- 鸡粪、猪粪、牛粪啥的,各种牲畜粪便。
- 烂树叶、杂草堆在一起沤的堆肥。
- 还有啥豆饼、骨粉之类的,也算。
这些“土肥料”的特点就是,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沤出来的,肥效慢,但是养地,能改善土壤结构。
“洋肥料”,就是化肥,是工厂里造出来的,比如:
- 尿素
- 二铵
- 氯化钾
这些“洋肥料”的特点是,劲儿大,见效快,但是用多容易板结土地,得悠着点。
分完这两大类,我感觉还是不够细。我又琢磨着,能不能再按“功能”分一下?
我就把肥料又分成三类:
- “催苗肥”:这种肥主要含氮,能让苗长得快,叶子绿油油的。像尿素就是典型的“催苗肥”。
- “壮骨肥”:这种肥主要含磷,能让植物根系发达,茎秆结实。像二铵就属于这种。
- “增产肥”:这种肥主要含钾,能让果实饱满,增加产量。像氯化钾就是。
这样一分,感觉清楚多。亲戚们一看就明白,,原来尿素是让苗长得快,二铵是让根长得氯化钾是让果实长得大。
我还加个注意事项:不管啥肥料,都得适量,不能贪多。 “土肥料”也不能一股脑全用,得和其他肥料搭配着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搞完这些,我把这些“土洋肥”和“催壮增”的分类方法,用大白话跟亲戚们讲一遍。他们听,觉得挺实用,说以后施肥心里就有数。
这回折腾,虽然没啥高深的技术,但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老百姓能理解,我觉得也挺有意义的。以后有机会,我还得多搞点这种接地气的实践,帮老乡们解决实际问题。
就这样,我的肥料分类小实践就到这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