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搞这土壤肥料,也是没办法,一开始自家那块小地,种啥啥不行,黄唧的,要么就长得跟豆芽菜似的。看着别人家那菜绿油油的,心里那个急。没办法,只能自己上手折腾。
刚开始瞎搞
最早那会儿,真是不懂,就知道土不行得加点跑去市场上,人家说啥好就买买回来花花绿绿的化肥,学着说明书,一股脑儿往地里撒。你别说,刚开始确实有点用,那菜叶子是绿点,苗也窜点个儿。
但是好景不长,用几次之后,感觉那土越来越板结,硬邦邦的,浇水都渗不下去。而且那菜,看着是大,但吃起来没啥味道。有时候还容易生虫,搞得我手忙脚乱的。这时候我就琢磨,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怕是把地给喂坏。
后来慢慢摸索
我就开始琢磨别的道儿。看一些老农民种地,他们好像不怎么用那些化肥,地里的菜照样长得我就厚着脸皮去问,人家就说,得养地,用地里自己的东西养地。
这下我有点开窍。我开始注意收集家里的东西:
- 厨余垃圾: 菜叶子、果皮、鸡蛋壳啥的,不乱扔,找个桶沤起来。刚开始那味道,确实有点上头,后来慢慢掌握点门道,掺点土、干叶子,盖好盖子,就好多。
- 落叶杂草: 秋天扫的叶子,地里拔的草(没籽的那种),也都堆起来,让它慢慢烂。
- 弄点农家肥: 托人找点晒干的鸡粪、羊粪,那玩意儿得充分腐熟才能用,不然烧苗。我也是试好几次才掌握好那个度。
我专门划一小块地做实验。这边用化肥,那边用我自己沤的肥、农家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用土杂肥的那边,虽然见效慢点,但是那土明显变得松快,黑乎乎的,蚯蚓也多。长出来的菜,那精神头儿就不一样,叶子厚实,颜色也正,关键是,吃起来有那个菜味儿!
现在的心得
搞这么些年,我现在是坚定地走“养地”路线。化肥不能说完全不用,有时候苗期需要快速提一下,可能会少量用点水溶肥冲一下,但主力绝对是有机肥、农家肥还有我自己做的堆肥。
我感觉,这土壤跟人肠胃似的,你老喂它猛药(化肥),它好得快,但伤根本。你得给它吃点温和的、有营养的(有机肥),慢慢调理,它才能真正健康起来。健康的土,才能长出健康的庄稼。
现在我主要就是:
- 坚持做堆肥: 厨余、园子里的废料,这是基础。
- 轮着用农家肥: 今年用鸡粪,明年可能用羊粪或者牛粪,换着来。
- 观察土壤和作物: 看土的颜色、松散度,看菜的长势、叶色,缺啥稍微补点不搞“一刀切”。
- 保持耐心: 养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得长期坚持。
反正我现在是尝到甜头,自家那地里出来的东西,吃着放心,味道也虽然过程麻烦点,累是累点,但看着那片生机勃勃的地,心里踏实。这就是我这些年瞎折腾下来的一点体会,说不上多专业,但都是自己一步步试出来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