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桂阳这边的肥料使用,我可真有一段实践经历想跟大家唠唠。前两年不是在家旁边开块小荒地嘛想着种点自家吃的蔬菜,什么番茄、辣椒、小白菜之类的,既能活动筋骨,又能吃上放心的。凭着一股热情就干起来,种子撒下去,也浇水,可那苗就是长得有气无力,黄不拉几的,跟人家地里那绿油油的简直没法比。
我就琢磨着,肯定是土不行,太“瘦”,得加点“营养”。这就涉及到肥料。可去农资店一看,嚯!那家伙,琳琅满目,什么复合肥、有机肥、尿素、磷酸二氢钾,还有各种牌子,吹得天花乱坠,什么专用肥、高效肥,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完全不知道该选哪个,生怕用错,钱花不说,再把那几棵宝贝苗给烧死。
摸索着选肥料
没办法,只能自己摸索。我先是找些资料看,大概明白点,庄稼跟人一样,不同时候需要的东西不一样。小苗的时候,得让它根扎得深,就得用点帮助生根的。等长大点,要开花结果,那需要的营养又不一样。
光看资料还是觉得不踏实。后来我就专门去请教村里种地经验足的老把式。老大爷挺实在,告诉我,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刚开始种,先把底肥上足。他说,“三次追肥撵不上一次底肥”,这话我算是记住。他推荐我用那种充分腐熟发酵过的农家肥,比如鸡粪、牛粪啥的,混点草木灰最他说这种肥劲儿长,还不伤地。
动手实践上底肥
听人劝,吃饱饭。我弄些发酵好的羊粪肥回来,那味道,确实挺“醇厚”。按照老大爷教的:
- 先把地深翻一遍,把土块敲碎。
- 然后挖沟或者挖坑,看你种什么。
- 接着就把那羊粪肥均匀撒在沟底或者坑里。注意不能直接让种子或苗的根接触到没腐熟的或者太浓的肥料,得隔一层土。
- 再把土盖回去,稍微踩实点。
这底肥算是弄下去。我当时真是腰酸背痛,但心里踏实多,感觉这回苗应该能长好。
后续追肥与观察
光有底肥还不够,庄稼长起来还得“加餐”,也就是追肥。这个我就比较小心。等苗长到一定阶段,看着有点缺营养的迹象,比如叶子颜色变淡啥的,我就用点复合肥。也不敢多用,兑水稀释好多倍,沿着根部周围浇下去,不敢直接浇到叶子和茎上。
每次施完肥,我都会特别留意观察那几块地的反应。头几天会担心烧苗,天天跑去看。看到叶子慢慢变绿、变厚实,杆子也挺起来,那心里才叫一个美。
结果与感受
实践下来,效果是真明显。用对的肥料,按时按量地施,那菜长得确实不一样,绿油油的,结的果实也饱满。虽然过程有点折腾,又是请教又是自己动手,但看着自己种的菜一天天长起来,上自家餐桌,那种成就感是买不来的。
在桂阳这边搞种植,肥料这块学问不小,但也没那么神秘。关键是根据自己种的东西、土壤情况和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肥料,底肥要足,追肥要巧,多观察,别怕麻烦。还有就是,尽量用腐熟的有机肥,对土地长出来的东西也让人放心。这就是我这点不成熟的实践经验,希望能给同样在摸索的朋友一点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