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瞎折腾一件事儿,给邻村老张家那个新出的肥料弄个宣传录音,就是那种放在村头大喇叭或者小货车上吆喝用的。这活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主要是得对味儿。
琢磨说啥
一开始老张就给我一堆资料,啥氮磷钾含量,用增产多少,看得我头大。我说老张,咱这玩意儿是给庄稼人听的,得说大白话,说他们关心的问题。啥虚头巴脑的都没用,就得实在。
咱得先搞清楚几点:
- 这肥到底好在哪?(比如:劲儿大、肥效长、改良土壤?)
- 跟别人家的比有啥不一样?(是不是更便宜?或者用着更省心?)
- 农民兄弟最怕(烧苗?没效果?还是怕买到假的?)
琢磨明白这几点,稿子就好写。我就没整那些文绉绉的词儿,直接就是大白话,啥“用咱这肥,玉米棒子像胳膊粗,麦子穗儿沉甸甸”,“不烧苗,不板结,用都说好”,“老张家祖传配方,假不”,就这种。力求一个实在,一个接地气。
录音准备
稿子定,就该录音。咱也没啥专业录音棚,就家里。找个相对安静的房间,把门窗都关设备嘛就一个普通的小话筒,插电脑上,再加个免费的录音软件。对,还得弄个防喷罩,没买专业的,就找块干净的丝袜蒙在话筒前面,你别说,还真管用,能挡挡吹气的声音。
为效果好点,我还特意找个大纸箱子,里面铺点旧衣服,把话筒放进去,弄得跟个简易的吸音棚似的。虽然看着磕碜,但确实能减少点屋里的回音。
开始录制
准备好就开始录。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录起来才发现不容易。要么是念得太快像赶集,要么是太慢没精神。还得注意语气,不能像念课文,得有点吆喝叫卖的那个劲儿,但又不能太夸张,不然人家觉得假。
录好几遍,中间不是外面突然有摩托车经过,就是自己口误念错字。有时候一句话感觉不对,就得重新来。嗓子也得注意,不能喊劈。喝口水,酝酿下感情,继续录。
反复试几种调调:
- 一种是比较急促有力的,强调效果快。
- 一种是比较沉稳实在的,强调质量靠谱。
- 还试一种带点地方口音的,感觉更亲切点。
选个听起来比较实在,语速适中,稍微带点我们当地土话感觉的版本。感觉这样农民老哥们听着可能更信赖。
后期处理
录完也不是就完事。把录好的几段音频导入到电脑软件里听。把那些口误的、噪音大的段落剪掉。再把选好的几段拼起来。稍微调整下音量,让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更响亮点,毕竟是要在大喇叭上放的。
也没搞啥复杂的特效,就是去掉开头结尾多余的空白,稍微降点噪音。力求声音清楚、洪亮就行。
交差完事
把弄好的音频文件存成MP3格式,给老张发过去。他用手机一放,咧着嘴说:“中!就是这个味儿!听着就带劲,实在!”看他满意,我这心里也挺得劲。
这事儿,没啥技术含量,就是费点功夫,要耐心。关键还是得站在听众的角度去想,他们想听怎么说他们才信。土法子有时候比洋玩意儿更好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