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制“疙瘩肥料”的那些事儿。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现在我的阳台菜园子,那叫一个生机勃勃!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那几盆小白菜,长势一直不叶子发黄,蔫不拉几的。去花鸟市场转转,各种肥料看得我眼花缭乱,价格也不便宜。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捣鼓点既省钱又环保。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自制肥料的方子。
这一搜不要紧,各种“秘方”层出不穷,什么淘米水、果皮酵素、厨余堆肥…看得我眼花缭乱。但仔细研究一下,感觉这些方法都比较慢,而且味道也比较大,不太适合在阳台上操作。突然,我看到一个帖子说可以用“疙瘩”做肥料,说是把一些富含营养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搓成小疙瘩,埋在土里,就能慢慢释放养分。
我一听觉得挺靠谱,就决定试试。说干就干!
第一步,找原料。
- 我翻箱倒柜,找出家里过期的豆浆粉、奶粉,这玩意儿蛋白质高,肥力足!
- 又把平时收集的鸡蛋壳拿出来,洗干净晒干,然后用擀面杖碾碎,鸡蛋壳富含钙质,能改良土壤。
- 还收集一些草木灰,草木灰是天然的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
- 我还加一些园土,增加疙瘩的粘性。
第二步,混合。
我把豆浆粉、奶粉、鸡蛋壳粉、草木灰和园土按照大约 2:2:1:1:4 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比例这东西,我也没太讲究,凭感觉来的,哈哈!
第三步,加水搓“疙瘩”。
这个是关键步骤!我一点点地往混合物里加水,一边加一边搅拌,直到混合物变成可以捏成团的状态。然后,我就开始动手搓“疙瘩”。把混合物搓成一个个黄豆大小的“疙瘩”,搓的时候要尽量搓紧实一些,这样不容易散开。
第四步,晾晒。
把搓好的“疙瘩”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晒个两三天,直到“疙瘩”完全干燥变硬。 这一步很重要,一定要晒干,不然容易发霉。
第五步,施肥。
等“疙瘩”完全晒干后,就可以给菜施肥。我把小白菜盆土表面挖几个小坑,每个坑埋入 5-6 个“疙瘩”,然后用土盖上。施肥的量,根据花盆大小和植物生长情况来定,宁少勿多!
效果嘛
你猜怎么着?过几天,我发现小白菜的叶子开始变得翠绿起来,而且长势也明显加快。看着这些绿油油的小白菜,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后来我又把这个“疙瘩肥料”用到其他的蔬菜上,效果也都不错。
自制“疙瘩肥料”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简单,效果还不错。大家要是感兴趣,不妨也试试,说不定能给你的阳台菜园带来惊喜!
这只是我自己的实践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大家在制作和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毕竟种菜这事儿,也得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嘛
提醒大家一句,自制肥料虽然但也要注意卫生,防止滋生细菌。施肥的时候,不要一次性施太多,以免烧苗。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种菜经验,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