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肥料,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以前我种地,那肥料就跟不要钱似的往地里撒,总觉得多施点,庄稼肯定长得结果?钱花不少,那苗子看着也就那样,有时候还烧苗,真是气人。
后来有一年,手头确实有点紧,样样都要算计着来。我就琢磨这肥料开销,实在太大,得想想法子省点。光靠自己瞎琢磨肯定不行,我就跑去找村里的老把式王大爷请教。他那几亩地,年年收成都不赖,但没见他用多少肥料。
王大爷叼着烟袋,慢悠悠跟我说:“你那撒法,一半都浪费!得让肥料用在刀刃上。” 他跟我讲,他现在都用那种沟施或者穴施的方法,特别是底肥,挖个小沟或者小坑,把肥料集中放进去,然后盖上土,离种子或者苗根远一点,别直接挨着,不然烧根。
具体我是怎么干的?
第一步,改撒施为条施。 以前我用撒肥机,或者直接用手扬,图省事。现在不,老老实实跟着犁后面开沟,或者专门用开沟器弄出一条条浅沟。麻烦是麻烦点,得多费点功夫,但一想到能省钱,这点累也值。
第二步,控制用量。 我也看些说明,有的复合肥说一亩地用个三四十公斤做底肥就行。以前我肯定不止这个数。这回我就狠下心,按着人家说的量来,甚至一开始还有点不放心,稍微减点试试。心里那个忐忑,生怕肥不够,苗长不起来。
- 挖沟,深度大概十来公分,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
- 把肥料均匀撒在沟里。我用的是那种比较常见的复合肥,也没啥特别的牌子,就是注意氮磷钾配比差不多的那种。
- 重点来: 盖土!一定要把肥料盖严实,而且得注意,播种或者移栽的时候,种子或根系不能直接碰到肥料,得隔开点距离,留个几公分的安全区。这就是所谓的“种肥隔离”。
第三步,观察效果,随时调整。 施完底肥,后面追肥也得看着苗情来。不是说底肥省,后面就不管。看到苗子长势有点弱,或者叶子发黄啥的,就得少量多次地补一点,主要补速效的氮肥啥的。这样针对性强,比一次性下猛料效果也省钱。
就这么搞一季下来,你猜怎么着?
效果是真明显!
肥料确实省一大截,我估摸着至少省三分之一,甚至快一半。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庄稼长得一点不比以前差,甚至感觉更壮实。根系扎得深,后期抗旱抗倒伏能力都强不少。估计是肥料集中在根系附近,诱导它们往下扎根去找营养。
以前总觉得种地就是傻力气加猛料,现在才明白,这里面门道多着。稍微用点心,换个方法,就能省下不少钱,效果还更这经验,真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不试不知道,一试才知道以前多浪费!我算是尝到甜头,以后就认准这法子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