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事儿——用喝剩下的黑茶搞肥料。咱平时也爱喝点茶,那黑茶有时候泡几道就淡,或者干脆放那儿忘喝,甚至有点过期的存货,扔怪可惜的,就琢磨着能不能废物利用一下。
为啥想着用黑茶?
就是觉得茶叶这玩意儿,土里来的,回土里去,总归有点营养?网上说法也多,有的说绿茶有的说黑茶碱性啥的,别瞎用。还有的说直接用茶叶水浇花,容易把花给烧死,特别是那些娇贵的。听得我一愣一愣的,这水深。但咱这人就是犟,不亲自试试心里不踏实。反正家里有几盆皮实的绿萝吊兰啥的,就拿它们当小白鼠。
我的折腾过程
第一步:收集茶叶渣
这步简单,就是每次喝完黑茶,把茶叶渣攒起来。不管是泡过的湿茶叶,还是没泡过的干茶叶(比如稍微过期的),我都收集到一个大塑料桶里。注意,别用刚泡完滚烫的,等它凉透再说。
第二步:加水沤肥(关键步骤)
光有茶叶不行,听说直接埋土里或者泡水浇,容易烧根,而且没发酵的茶叶在土里发酵会产生热量,对植物根不关键是要沤熟。我就往那个装茶叶渣的桶里加水,水不用太多,差不多刚没过茶叶或者稍微多一点就行。我用的是淘米水,有时候也加点雨水,感觉这样更有营养似的。然后,盖子不要完全拧死,得留点缝透气,不然里面发酵产生的气体会把桶胀坏,甚至炸!我就把这桶玩意儿放阳台角落,一个不碍事又有点阳光的地方。
第三步:耐心等待
接下来就是等。这个沤肥的过程,夏天快一点,个把月差不多;冬天就慢,得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怎么判断好没主要是看颜色和闻味道。刚开始沤的时候,那味儿确实有点冲,有点酸臭。等到后面,茶叶渣变得黑乎乎的,烂糟糟的,水也变成深褐色,而且臭味没那么刺鼻,变成一种类似酱油或者泥土发酵的味道,那就差不多。没沤熟千万别用,宁可多等俩月。
第四步:兑水使用
沤好的黑茶肥水,那可是浓缩的精华,绝对不能直接浇!必须兑水稀释。我一般是看着兑,没什么严格比例,大概就是一份肥水兑个二三十份,甚至四五十份清水。兑得稀一点总比浓烧苗强。颜色看起来就是淡淡的茶色或者酱油色就行。然后就用这个稀释过的肥水,代替清水浇花。我没敢浇得太频繁,大概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用一次,跟平时浇水似的浇透。
实践下来感觉咋样?
用大概两三个月,感觉还是有点效果的。最明显的是那几盆绿萝和吊兰,叶子好像是绿得更油亮点,长得也精神头足。没发现有烧苗或者黄叶的情况。不过也没见到那种用就疯长的奇效,毕竟咱这也不是啥专业化肥。
- 优点:废物利用,省钱环保,心理上觉得挺天然。对付一些皮实、喜欢微酸性环境的植物(虽然黑茶本身性质有点争议,但发酵后会变酸性)好像还行。
- 缺点:沤肥过程有味道,需要地方放桶,而且得等挺长时间。效果嘛比较温和,别指望立竿见影。稀释比例得自己把握,新手可能拿不准。
这黑茶沤肥算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个小经验。你要是也有喝剩的黑茶,又不想浪费,家里地方也允许,不怕那点味儿,可以试试看。但记得一定要沤熟再用,而且一定要大量兑水稀释!先从不那么金贵、皮实点的植物开始试。要是家里种的是名贵花卉,那还是老老实实用专业的肥料,别把花给折腾坏,那就得不偿失。
行,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希望能给同样爱瞎鼓捣的朋友一点点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