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唠唠我给家里花花草草弄肥料这点事儿。以前,总觉得施肥是个麻烦活,要么弄得满手都是,要么就是把握不好量,烧苗都不知道。后来琢磨一个懒人办法,我管它叫“滑肥料”,就是图个省事、方便。
为啥要琢磨这“滑肥料”?
主要是之前试过几种方法,感觉效果一般,还费劲。比如:
- 直接撒表面: 有时候浇水一冲,肥料就流走,或者结块,看着不舒服。
- 埋土里: 这个倒是但每次都要挖坑,小盆栽还大点的或者密植的,操作起来就有点碍手碍脚,怕伤到根。
- 兑水浇: 这个常用,但有时候忙起来忘兑,或者兑的比例老记混,效果也不稳定。
特别是家里养的那些观叶植物,像绿萝、吊兰啥的,长得也不算猛,肥给多反而不就想着,能不能有个简单点的法子,让肥料慢慢地、悄悄地被吸收,还不脏手。
我的“滑肥料”实践过程
我这方法特别简单,主要针对的是颗粒状的缓释肥,就是那种撒一次能管挺长时间的。
第一步:准备家伙事儿
没啥特别的,就是:
- 缓释肥(选那种小颗粒的)
- 一根筷子或者小木棍
- 要施肥的花盆
第二步:找位置,动手“滑”
这一步是关键。我一般不直接撒在土表面,也不在靠近植物根部的地方挖大坑。
我会在远离植物主根、靠近花盆边缘的地方,用筷子或者小木棍,轻轻地戳几个小洞,深度大概一两厘米就行,不用太深。戳洞的时候斜着往里戳,感觉就像是让肥料能“滑”进去一样。
第三步:放肥料,盖盖土
然后,捏几粒缓释肥颗粒(具体多少看说明,我一般比说明用量稍微少点,图个保险),小心地丢进戳好的小洞里。基本上一个小洞里放个三五粒就差不多,看颗粒大小。
放进去之后,再用筷子把旁边的土轻轻拨拉过来,把洞口盖上,稍微压实一点点,表面看不太出来就行。
第四步:正常浇水
之后就按平时的习惯正常浇水。水会慢慢渗透下去,把肥料里的养分一点点溶解出来,供给植物根系吸收。因为埋得浅,靠近盆边,也不容易烧到主根。
实践下来感觉咋样?
干净省事。 不用和泥土、肥料大面积接触,手上干干净净的。整个过程几分钟搞定一盆花。
肥效感觉挺稳定。 因为是缓释肥,加上是埋在土里慢慢释放,不会一下子肥力过猛。观察下来,家里的绿萝、发财树啥的,叶子颜色一直挺长得也稳当,没出现过烧苗或者黄叶的情况。
再有,心理上觉得踏实。 知道肥料在那里慢慢起作用,不像撒表面担心流失,也不像兑水老怕忘或者比例不对。隔几个月想起来,再用同样的方法“滑”几粒进去就行。
这方法主要还是针对我这种家庭养花图省事的,用的是缓释颗粒肥。要是用有机肥或者速效水溶肥,那还是得按标准方法来。我就是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经验,大家觉得合适可以试试,不一定对所有人都适用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3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