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捣鼓的——肥料的起源! 别看这玩意儿土,研究起来还真有点意思。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我那小菜园子,今年种啥都不旺,老蔫唧的。寻思着是不是该施点肥。去农资店转一圈,各种化肥看得我眼花缭乱,啥尿素、二铵、复合肥…价格也不便宜。突然就冒出一个念头:这些肥料是哪来的?老祖宗没这些玩意儿,不也种地种的好好的?
说干就干,我先从咱们中国这边的历史开始查。网上冲浪一番,嚯,原来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晓得用肥料!那时候可没啥高科技,就是把田里的杂草拔,堆在一块儿,等它腐烂再埋到地里。这不就是最原始的堆肥嘛
到战国时期,更讲究,知道用粪肥。想想也是,人吃五谷杂粮,拉出来的东西肯定肥沃。那时候的农民伯伯真是不容易,还得积肥。
再往后,明清时期,肥料种类就多起来,啥饼肥、骨肥、石灰、硫磺都用上。这说明咱们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啥都能琢磨出来。
不过化肥这玩意儿,还真是舶来品。据说起源于欧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一开始是氮肥,后来有磷肥、钾肥,才有复合肥。想想也对,没有工业,哪来的这些化学合成的东西。
为更直观的解,我还特意跑趟村里的老农家,跟老人们聊聊。他们说,以前种地,都是靠农家肥,也就是猪粪、牛粪、鸡粪啥的。虽然味道不好闻,但是种出来的菜好吃,有味道。而且农家肥还能改良土壤,让土地越种越肥沃。
听老人们的话,我决定自己也试试。说干就干!我开始收集家里的厨余垃圾、落叶、杂草,还有鸡粪(这个是从邻居家搞来的,嘿嘿)。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这些东西堆在一起,浇上水,盖上塑料布。每天翻一翻,保持湿润。
等大概两个月,这些东西终于腐熟,变成黑乎乎的肥料。别说,还真有点土腥味。我把这些自制肥料施到菜园子里,再种上菜,效果还真不错!菜苗长得绿油油的,比之前旺盛多。
这回“肥料起源”的实践,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最原始的,往往也是最好的。虽然化肥效果快,但是长期使用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农家肥虽然见效慢,但是能改良土壤,让土地更健康。
以后,我打算多用农家肥,少用化肥,让我的小菜园子更加绿色环保!
- 第一步: 确定目标,解肥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第二步: 查阅资料,从古代到现代,解不同时期肥料的使用情况。
- 第三步: 走访农户,向有经验的农民请教,解农家肥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 第四步: 动手实践,收集材料,制作堆肥,并将其施用到菜园子里。
- 第五步: 观察效果,记录菜园里蔬菜的生长情况,并与之前进行对比。
这回经历让我对肥料有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以后我会继续探索更多关于农业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