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山药,这玩意儿要想长得长得壮,那肥料可真是个关键事儿。我自个儿也捣鼓好几年,不算啥专家,就是瞎琢磨,把自个儿咋弄的给大家唠唠。
地里先下功夫
每年开春,地一解冻,我就开始折腾那块地。山药这东西,喜欢松快透气的土,而且得肥。头一步就是下底肥。
我主要用:
- 沤熟的农家肥:像啥鸡粪、羊粪,提前一年多就堆在那儿让它自个儿烂透。这玩意儿劲儿大还管得久,改良土也好使。
- 有时候也掺点复合肥:就是那种氮磷钾都带点儿的,图个省事儿,也补充点农家肥里可能缺的。
挖沟的时候,就把这些肥料均匀地撒在沟底,然后盖上一层薄土,别让山药苗直接挨着生肥,容易烧苗,这个得注意。
苗出来,得追肥
等山药苗子钻出土,开始甩蔓,这就算是进快速生长期,这时候就得追肥,光靠底肥肯定不够吃。
追肥我就不像底肥那么猛,得分几次来。
头一次追肥:大概苗子长到一尺来高,我就顺着垄沟边上,离根远点儿,开个小浅沟,撒点儿高氮的肥料。这时候主要是让它长藤长叶子,氮肥得多给点儿。
后面几次:看着山药的长势来。要是叶子绿油油的,藤也爬得欢,就隔段时间再追一次。这时候就不能光给氮肥,得加点磷钾肥,就是那种促进块茎膨大的。市面上有那种山药专用的冲施肥,我也试过,还行,兑水浇下去方便。
看苗给肥,这是关键:
- 苗子发黄,长得慢:那多半是缺肥,特别是缺氮,赶紧补点尿素或者高氮复合肥。
- 光长秧子,不见薯块膨大:那可能是氮肥用多,磷钾肥少,后期就得加重磷钾肥的比例。
整个过程,没啥特别高深的技术,就是得多观察,勤快点儿。看地、看苗、看天吃饭。土太干,光施肥也不吸收,得浇水。下雨多,肥料容易流失,雨停就得赶紧补。
我的一点体会
这几年种下来,感觉有机肥打底是真管用,土不容易板结,山药条子也顺溜。化肥就是个补充,不能全指望它。特别是后期,钾肥得跟上,对山药膨大、提高品质有好处。
反正就是这么个过程,年年实践,年年调整。你要是也种山药,可以试试看,但不一定对所有地都好使,还是得结合自个儿的地况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