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家稻田托田上肥这点事儿。每年开春,地一化冻,就得琢磨着给田里加点“料”,这叫“托田肥”或者“底肥”,弄好,秧苗下去才能长得壮实。
准备肥料
咱这儿,最常用的还是老几样。头一个就是农家肥,攒一冬天的鸡粪、猪粪啥的,得提前弄出来,找个坑或者专门的地方给它沤熟。这玩意儿不能用生粪,烧苗,必须得沤透,变成黑乎乎、没啥臭味的那种才好使。这过程得耐心,急不来。
有时候农家肥不够,或者想让劲儿更大点,也会掺点复合肥。买现成的那种,氮磷钾都配好的,省事儿。但咱还是觉得,农家肥是根本,对地
下地干活
等到地翻好,平整得差不多,准备放水之前,就该把准备好的肥料往地里弄。
- 拉运:要是农家肥,量大,就得用小车推,或者拖拉机带个斗,一趟一趟往田埂上或者地头运。这可是个力气活儿,尤其是沤熟的粪肥,湿沉湿沉的。
- 撒施:运到地里,就得开始撒。我一般是拿着铁锹或者粪叉,尽量均匀地往田里抛撒。不能堆在一块儿,得让整块田都沾点光。这步全凭经验和感觉,撒匀实是关键。要是用复合肥,颗粒状的,撒起来稍微方便点,但也得注意均匀。
- 翻混:撒完不算完事儿,得让肥料跟土混匀。开拖拉机的,就再用旋耕机浅浅地打一遍,把肥料翻到土里去。没机器的,就得用犁再过一遍,或者用耙子搂一搂,反正就是不能让肥料光秃秃地晾在表面,那样肥效容易跑掉,也容易伤到后面插的秧苗根。
收尾
把肥料均匀混到土里之后,这托田肥就算上好。接下来就可以准备放水、耙田、插秧。这底肥上足,心里就有底,觉得这一季水稻的口粮给备足。
后期看秧苗长势,如果觉得苗有点黄、长得慢,可能在中途还得追肥,那是后话。但这第一道底肥,是基础,马虎不得。咱种田的,靠天吃饭,也得靠自个儿勤快,一步一个脚印把活儿干到位。
这就是我给稻田托肥的大概过程,没啥高科技,就是实打实的经验和力气活儿。希望能给刚开始种地的朋友一点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