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跟血氨基酸60
#健康中国行动2030# 【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
▌ 什么叫新生儿采足跟血?
● 新生儿采足跟血,也叫“足跟血筛查”,一般在宝宝出生3~7天之内,并且接受充分哺乳后,医院就会安排医护人员为宝宝采集足跟血。随后,再将血液样本送到疾病中心进行检测。在做足跟血筛查之前,父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还要留下父母的姓名以及****。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现异常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正常情况下,如果宝宝足跟血筛查没有异常的话,医院不会做特意说明。但是如果爸爸妈妈想知道筛查结果,可以直接询问医生,或是索要化验单。
▌ 足跟血筛查,很有必要!
● 新生儿足底采血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进行采集的,首先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然后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新生儿采足跟血主要是针对一些发病率较高,而且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是却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以及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我国已列入筛查范围的疾病有:苯丙酮尿症(简称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CH)。
● 苯丙酮尿症
?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宝宝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入体内后,部分被人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其余部分被转化成其他物质。宝宝体内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而蓄积在体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 患病宝宝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和眼睛虹膜变浅,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手部细微震颤、肢体重复动作等神经系统异常。尤其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宝宝尿液有非常难闻的老鼠尿味。此外,宝宝还容易有湿疹、呕吐、腹泻等。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一般治疗都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既要保证宝宝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又要避免摄入过多苯丙氨酸。
●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宝宝生长障碍、智力落后。新生儿主要表现为不爱动、不爱哭、反应差、爱睡觉、肌张力低下,此外还常常有喂奶困难、腹胀、便秘、生理性黄疸延长、体温低等。3个月后逐渐有特殊面容、特殊体态等表现,如颜面臃肿、舌头大而宽厚且常伸于口外、身材矮小。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特殊发育:宝宝抬头、坐、走及出牙均较晚,前囟闭合迟,智力落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他们超级厉害,每个月都能学会一些“新技能”。此病只要及早发现,治疗十分简单,给宝宝补充甲状腺素即可。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几滴足跟血,它可能会改变宝宝的一生。
● 足跟血参考的正常范围
? TSH促甲状腺激素正常范围:2~10mU/Lphe;
? 血清苯丙氨酸正常范围:73~212微摩/升。
▌ 为什么采血的部位是在足跟部?
● 为什么采血部位要选择足跟部呢?抽手指或者其它部位的血不行吗?原因有二:
? 抽足跟血对宝宝的伤害较小很多宝妈心疼宝宝在采集足跟血时疼得哇哇大哭,甚至担心宝宝会不会受什么伤害。但其实,在抽足跟血的时候,宝宝的痛觉相对于其它部位来讲,是比较不明显的,对于宝宝的伤害也会相对较低,宝妈们不用太担心。
? 足跟部采血比手操作更简单实际上,筛查这些疾病并不是一定要足跟血,其他部位的血液也是可以的。不过,新生儿足部血供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医生寻找宝宝的血管,可以快速的采集到所需要的血量。
● 而新生儿的手部一般是处于一种紧握的状态,若是要从手部抽血,就要强硬的掰开宝宝的手,对宝宝手部发育有影响。所以,抽足跟血是最合适的。
婴儿为什么采足跟血
每个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都要采集足跟血。采血的时候,由于疼痛,小宝宝哭得撕心裂肺,一些爱子心切的父母也会心疼。有的家长甚至会拒绝采血。

那么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采足跟血的目的主要是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宝宝尽快康复。一些疾病很难在孕期检测出来,即使宝宝刚出生,症状表现也不明显,继续发展可导致小宝宝呆小症、智力低下、终生残疾甚至死亡。所以,采足跟血很有必要。
根据卫生部门颁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先天性苯丙酮尿症这两种代谢类疾病检测非常必要,这两个病难以在孕期检出异常,娩出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那么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到底有多严重呢?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智残性疾病,早期无明显表现,一旦出现症状,是不可逆的,又称呆小病,此病迟发现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很大,此病可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医学上一般认为如果在2个月内发现,及时治疗,终身服药,智力基本正常。大于10个月发现、治疗的,智商只能达到正常的80%,大于2岁发现的,智力落后不可逆。
而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智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湿疹、皮肤抓痕征及色素脱失和鼠气味等、脑电图异常。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则前述临床表现可不发生,智力正常,脑电图异常也可得到恢复。患有这一疾病的患儿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通过饮食疗法,限制苯丙氨酸摄入,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通过控制饮食的方式,患儿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有医生这样说:“不要小看这两三滴血,它足以改变宝宝的一生。”因此,父母一定要积极配合医院按照筛查程序进行足跟血筛查。
新生儿为什么要采集足跟血?医生:不要小看这三滴血!,婴儿为什么采足跟血
最近,辛巴假燕窝事件甚嚣尘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真·燕窝,就有价值吗?
一篇小科普带给大家:
首先,水溶性蛋白质,人是无法直接消化蛋白的,不管燕窝里有多少种蛋白质,人体都没法直接吸收掉。
其次是氨基酸,以白燕窝为例,白燕窝一共含有16种氨基酸,一种必须氨基酸(赖氨酸)和3种条件性必须氨基酸(胱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谷氨酰胺)。
人一共需要8种必须氨基酸和13种条件性必须氨基酸,前者人类完全无法合成必须要通过食物摄入,后者人类可以自己合成但是一些人合成水平低可能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建议补充。
那么,燕窝所含的一共四种氨基酸在常见的蛋白质食物中属于什么水平呢?
以豆腐为例,豆腐主要包含17种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有6种,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在必须氨基酸类目上,豆腐已经完爆了燕窝,燕窝的氨基酸营养水平连植物蛋白的脚后跟都碰不到,就更不用说动物蛋白了。动辄几百块的燕窝至少在氨基酸种类上面是被几块钱的豆腐完爆的。
所以燕窝富含氨基酸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并且如果只将燕窝作为蛋白质或者氨基酸的补充来源从而放弃摄入其他类型的蛋白,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
所以,还是放弃燕窝这种“高档滋补品”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