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事儿——用咖啡渣当肥料。平时自己在家捣鼓咖啡,或者有时候路过咖啡店,看着那些咖啡渣倒掉怪可惜的,就寻思着能不能废物利用一下。
开始收集和处理
一开始也没多想,就是把自己每天手冲咖啡剩下的咖啡渣攒起来。量不大,几天也就一小罐。后来脸皮厚,跟小区门口那家咖啡店的小哥混熟,他们每天产生的咖啡渣可不少,跟他们说声,他们也乐意给我留着,让我自己拿个大桶去装。这下原料可就源源不断。
关键来!刚开始我图省事,想着咖啡渣不就是粉末嘛直接撒花盆里得。试几盆,撒在土表面。结果?没过几天,土面上长一层白毛毛,看着就膈应。而且感觉土变得有点板结,浇水不太容易渗下去。看来这玩意儿不能直接用。
后来上网查查,也问问懂行的朋友,都说这咖啡渣得发酵!不然直接用,它在土里发酵会烧根,还容易长霉菌。那就老老实实发酵。
我的方法也简单粗暴:
- 找个带盖的塑料桶,底下可以扎几个小孔稍微透气漏水那种。
- 把收集来的咖啡渣倒进去,大概铺一层。
- 然后我掺点园土,就是普通的花园土,不用太多,大概咖啡渣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有人说加点红糖水或者淘米水能加速发酵,我也试过加淘米水,感觉效果还行。
- 稍微加点水,让整个混合物保持潮湿,但不是湿哒哒那种,就是手捏一下感觉湿润但不滴水的状态。
- 然后盖上盖子,别盖太死,留点缝透气。
- 就把它扔在阳台角落或者院子角落不碍事的地方,让它自己慢慢发酵。
这过程需要耐心。头几天可能会有点酸味或者别的味道,过段时间就好。我一般是隔个一两周就去用铲子翻腾一下,让它发酵得更均匀。啥时候算是发酵好?就是那些咖啡渣颜色变深,变成深褐色或者黑色,闻起来没有那种酸味,反而有点泥土的清香,质地也变得松散,那就差不多。
我这前后大概折腾得有两个月,看天气,热的时候快点,冷的时候慢点。
我是怎么用的
发酵好的咖啡渣土,看着跟营养土差不多。我用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搞法:
一种是当底肥用。给花换盆的时候,在盆底垫一层土,然后掺一些发酵好的咖啡渣土进去,再盖上一层普通土,把植物栽进去。这样根系往下长就能慢慢吸收到养分。
另一种是当追肥。就在花盆边缘,用小铲子扒拉开一圈土,大概几厘米深,然后把发酵好的咖啡渣土撒进去薄薄一层,再用土盖上。注意别直接挨着植物的根部,稍微离远点。量不用多,薄薄一层就行,一个月左右搞一次。
我主要用在家里那几盆月季和栀子花上,听说这些喜酸的植物比较对咖啡渣的胃口。还有就是几盆绿萝,想着咖啡渣不是说氮肥含量高嘛应该对长叶子有好处。
效果到底怎么样
刚开始用没啥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这不是化学肥料。但是坚持用几个月下来,感觉还是有点变化的。
月季:感觉叶子颜色更绿更亮,发的笋芽也壮实一些。开花嘛好像跟以前差不多,但是花败之后恢复得好像快点。
栀子花:这个感觉比较明显,之前叶子有点发黄,用咖啡渣肥之后,新长出来的叶子绿油油的,黄叶现象改善不少。估计是调节土壤酸碱度起作用。
绿萝:长得确实更茂盛,叶片也大不少,油绿油绿的,看着就喜人。
这咖啡渣肥,不能指望它立马见效,或者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长期用下来,对改善土质、补充养分肯定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那些喜欢酸性土壤的花来说。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是废物利用,不花钱,还能减少垃圾,心里也舒坦。
现在我还是坚持在收集咖啡渣,慢慢沤肥。这算是我养花过程中的一点小实践,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反正没啥成本,就是得多点耐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