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用这个全进口肥料,还真不是一时冲动。主要是前几年,自己家那几分地,还有阳台上那些花花草草,总感觉长得有点蔫,用好几种市面上的肥料,效果也就那样,不温不火的。
后来听邻居老王,还有网上一些种菜种花的朋友,老是念叨什么进口肥料怎么怎么说什么营养全面、吸收快、效果明显。耳朵根子有点软,听多就心痒痒,想着是不是也该“洋气”一把,试试这“外来的和尚”是不是真会念经。
琢磨和挑选
下决心要试,那第一步就是选牌子。这一下就头大。上网一搜,嚯!什么德国的、荷兰的、美国的、以色列的,还有啥挪威的,牌子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什么雅苒、康朴、马赛克,还有些听都没听过的。介绍都说得天花乱坠,个个都标榜自己技术领先、配方独特。
我当时就犯难,这玩意儿又不像买衣服能试试。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后来我就想,干脆别整那些太复杂的,先找个口碑好像还行,氮磷钾比例均衡一点的复合肥试试。挑来挑去,选个欧洲牌子的水溶肥,看着包装还挺像回事儿,说是啥啥荣誉出品。
搞到手不容易
选定牌子,下一步就是去买。本地农资店转一圈,基本都是国产的,进口的很少,有也是些大包装的,我这零零散散用不那么多。没办法,只能求助万能的网络。在几个平台上来回比价,看评论,找个看着靠谱的店家下单。等好几天,快递才送过来,包装倒是挺严实,没撒漏。
上手实践
肥料拿到手,我先是仔细看看说明,全是外文,还好卖家贴个中文的小标签,大概写用法用量。打开包装,那肥料是彩色的小颗粒,闻着没啥特别的味道。
- 第一步:找个干净的小桶和量勺,严格按照说明上的比例来。它说一小勺兑多少升水,我就老老实实照做,不敢多也不敢少,生怕把我的宝贝花给烧坏。
- 第二步:兑水。那颗粒溶解得还挺快,稍微晃荡几下就化开,水变成淡淡的颜色。
- 第三步:施肥。我没敢一下子全用上,先挑几盆长势一般的月季和一小块菜地里的番茄做“试点”。用喷壶,对着叶面正反两面都喷喷,剩下的就直接浇在根部周围的土里。
观察记录
用完之后,我心里挺忐忑的,每天早晚都要去看看那几盆“试验品”。头两天,没啥明显变化。我就拿个小本子,简单记一下日期、用什么肥、用多少、植物状态啥的,主要是怕忘,也方便后面比较。
大概过一个礼拜,感觉那几盆月季的叶子好像是比旁边的要油亮一些,颜色也深点,显得更有精神。特别是新发的嫩芽,感觉长得快那么一丢丢。至于那几棵番茄,老实说,变化不大,跟用国产复合肥的效果差不多,没看出来特别的。
效果和感受
又过一段时间,用两三次之后,对比就更明显一点。用进口肥料的月季,开花的时候,感觉花苞是多点,颜色也好像鲜艳那么一点点。但是,要说有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也没有。可能是我期望太高?
至于成本,那确实比国产的贵不少。算下来,用一次的钱,够买国产肥用好几次。
这回用全进口肥料的实践,对我而言,算是有效果,但没到惊艳的程度。可能它确实在某些微量元素或者吸收效率上有优势,对某些特定的植物或者在特定的生长期效果更但也不是神丹妙药,用就能立马大变样。
以后我可能会根据情况,对一些重点培养的、或者感觉确实缺营养的花草,针对性地用一点进口的。大面积使用嘛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反正这回试过,心里大概有个谱,也不再老惦记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话一点不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