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捣鼓种东西那会儿,就知道得施肥,不然长不可这肥料到底要用多少,真是个头疼事儿。看包装说明,感觉都差不多,但自家地里那点玩意儿,情况又不一样。我就自己琢磨着,边干边记,慢慢摸索出来点门道。
春天那阵儿
开春,天一暖和,地里那些苗、花什么的,就跟睡醒似的,噌噌往上长。这时候看着它们就觉得,肯定“饿”,得赶紧喂点吃的。我就先试着撒点那种复合肥,氮磷钾都有的那种。想着营养全点总没错。撒完就盯着看,有些长得确实快,叶子也绿油油的。但有些就没啥大动静。我就明白,这玩意儿不能一刀切,不同的东西,胃口不一样大。
夏天怎么搞
到夏天,那长得更疯。尤其是雨水一多,太阳一晒,一天一个样。这时候肥料肯定不能少。但是我发现个问题,天热的时候,尤其是大中午,你要是肥给浓,或者撒的是干肥,很容易就把根给烧,叶子边都焦。吃过几次亏,我就学乖。要么就傍晚凉快再施,要么就用那种水溶肥,兑水稀一点,薄肥勤施,少吃多餐,这样安全点。特别是盆栽的花,更得小心。
秋天是关键
好多人都说“秋肥最重要”,这话我算是体会到。秋天不像春夏那么疯长,但这时候施肥,是为让它们攒劲儿,准备过冬,还有就是为来年开花结果打基础。我秋天用有机肥比较多,比如自己沤的那些饼肥、鸡粪啥的(得腐熟不然也烧根)。埋到土里,慢慢改善土质,让根系长得更壮实。这时候就不追求快,主要是打好底子。
冬天就省事
冬天一冷,大部分东西都歇,不怎么长。这时候你要是还一个劲儿施肥,它吸收不,堆在那儿反而不还可能烂根。所以冬天我基本就不施肥,让它们好好睡觉。除非是那些冬天也绿着的,或者搬进屋里的,可能会个把月稍微给一点点点液肥,维持一下就行。
我的土办法
搞这几年,我总结下来就是:
- 看天时:不同季节,需求肯定不一样。
- 看长势:叶子发黄?长得慢?还是徒长?这些都是信号,告诉你缺啥或者啥给多。
- 看土:土要是看着就贫瘠,那肯定得多上点心。要是土本身就挺肥沃,就少给点。
- 多用有机肥:化肥见效快,但有机肥养地。我喜欢掺着用,或者主要用有机肥,化肥偶尔补充一下。
- 别贪多:少给点,不够可以再补。给多,烧死,那就真没救。
反正就是个细致活儿,得多观察,多琢磨。没有一模一样的地,也没有一模一样的植物,实践出真知,慢慢就有感觉。我现在给自己家那几分地、几盆花施肥,心里就有数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