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氨基酸颗粒
开花必结果
自古以来,有花才有果!但是很多果农说花少、花弱、坐果率低等等问题!对于有经验的果农都知道,作物花期只补磷,喷激素是远远不够的。所有开春这些元素,很关键,专业针对花少、花弱、坐果率低等等问题!
硼元素:
硼是具有硼标明量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常规硼肥是指以硼砂、硼酸、硼镁肥等为主的硼化工制品作为农业用的微量元素肥料。

硼元素的作用
硼对作物生理过程有三大作用:一是促进作用,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植物体内含硼量适宜,能改善作物各器官的有机物供应,使作物生长正常,提高结实率和坐果率。二是特殊作用,硼对受精过程有特殊作用。它在花粉中的量,以柱头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使授粉能顺利进行。作物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不能形成,表现出"花而不实"的病症。三是调节作用,硼在植物体内能调节有机酸的形成和运转。缺硼时,有机酸在根中积累,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受到抑制,发生木栓化,引起根部坏死。硼还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和促进作物早熟的作用。
另外,在水稻杂交制种中施用硼肥,可使父、母本植株的生殖器官成熟期趋于一致,促进制种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时还能提高远缘杂交种的结实率。可见硼在育种工作中也同样能起重要作用。
作为油菜、棉花、花生、果树、蔬菜等高需硼经济作物,缺硼会严重地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缺硼已成为妨害作物产量及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
有效性
植物吸收的硼主要来自土壤,土壤的含硼量对植物至关重要。土壤含硼量多少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自然界广泛存在着硼,动植物残体、降雨、矿物等都是土壤中硼素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矿物,因此土壤中硼的含量与成土母质有关。沉积岩发育的土壤比火成岩发育的土壤含硼多,干旱地区土壤的含硼量多于温润地区的土壤,沿海地区多于内陆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含硼量也有一定差异,质地愈沙的土壤含硼量愈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土壤全硼量范围在0-500毫克/公斤之间,平均64毫克/公斤。我国土壤全硼量大致分布规律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东南各省最低。
土壤中的硼可简单分为全量硼和有效硼。土壤全量硼是指土壤中所存在的硼的总和,包括植物可利用的硼和不能利用的硼两部分。土壤有效硼(约占全量硼的5%)是指植物可从土壤中吸收利用的硼。因此,土壤缺硼与否完全取决于土壤有效硼含量。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不仅与成土母质有关,也直接受到土壤酸碱度、耕作制度、栽培管理、气候及生态条件的影响。
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布的趋势与土壤全硼量相同。各种类型土壤有效硼的含量相差很大,而影Ⅱ向土壤中硼转化的主要因素有:
土壤酸碱度。一般土壤,在pH5-7时,硼的有效性最高; pH>7的土壤,特别是强石灰性的土壤,由于pH值高,土壤中水溶性硼被三价氧化物及粘土矿物所吸附固定。在酸性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虽然较多,但容易淋失,所以南方淋溶严重的酸性土,特别是砂质土壤也容易缺硼。
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有机质多时有效硼含量也较高,因为和有机物结合或被有机物固定的硼含量也较高,当有机物分解后就可释放出来供应作物利用。
气候条件。气候干旱或多雨都会使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下降,干旱加强了硼的固定。干旱伴随高温,硼生成不溶化合物,有效硼下降;多雨季节和淹水时,水溶态硼被淋失,使土壤有效硼下降。但沿海地区由于每升海水含硼4 7毫克,降雨又可补充土壤硼素。

钙元素:
钙有调节土壤酸度的作用,在缺钙土壤施用钙肥,除可使植物和土壤获得钙的补充外,还可提高土壤pH值,从而减轻或消除酸性土壤中大量铁、铝、锰等离子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理的危害。
钙元素的作用
具有钙标明量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钙肥的主要品种如下。(1)农用石灰,是含钙或钙镁的碳酸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总称。包括石灰石、白云石及其煅烧产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白云石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盐(CaCO3·MgCO3)。合理施用农用石灰能中和土壤酸度,将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调节成6~7弱酸性土壤,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调节土壤对微量元素的供应,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活条件,增强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从而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2)石膏,不但直接供给作物必需的钙和硫,而且可改善作物的氮、磷、钾三要素的营养条件,并可改良盐渍土。(3)炉渣钙肥,来自炼钢和其他工业副产品的碱性炉渣,含枸溶性硅酸钙,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
植物钙的吸收
钙是一个不易流动的元素,多存在于茎叶中,老叶多于幼叶,果实少于叶子,钙只能单向(向上)转移。
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一般是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但是钙在植物体内几乎只能通过木质部运输,主要靠的是蒸腾作用,借助蒸腾拉力由下往上运输,而且钙容易在植物体内固定,钙在植物体内容易形成不溶性的钙盐而沉淀下来,是不能再利用的元素,钙一旦固定,将不再流动。这就是为什么缺钙现象首先表现在嫩叶上。

镁元素:>>>
镁是构成植物体内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植物缺镁则体内代谢作用受阻,对幼嫩组织的发育和种子的成熟影响尤大。
镁元素的作用
1、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镁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卟啉环的中心原,在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镁原子同叶绿素分子结合后,才具备吸收光量子的必要结构,才能有效地吸收光量子进行光合反应。
2、蛋白质的合成:镁作为核糖体亚单位联结的桥接元素,能保证核糖体稳定的结构,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叶片细胞中有大约75%的镁是通过上述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
3、酶的活化:植物体中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都需要镁或依赖于镁进行调节。镁在ATP或ADP的焦磷酸盐结构和酶分子之间形成一个桥梁,大多数ATP酶的底物是Mg-ATP。在活化磷酸激酶方面,镁比其他离子(如锰)更为有效。
4、镁参与DNA和RNA的生物合成:镁是稳定核糖体颗粒,特别是多核糖体所必需的,也是功能RNA蛋白颗粒进行氨基酸与其他代谢组分按顺序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
5、镁能促进Va、Vc的生物合成,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质。

锌元素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以阳离子形态被植物吸收。锌在植物中的移动性属中等。同时锌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通过对植物碳、氮代谢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有助于光合作用。
锌元素的作用>>>
1、是一些脱氢酶、碳酸酐酶和磷脂酶的组成元素,这些酶对植物体内的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和蛋白质合成起重要作用。
2、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锌在作物体内间接影响着生长素的合成,当作物缺锌时茎和芽中的生长素含量减少,生长处于停滞状态,植株矮小。
3、稳定细胞核糖体的必要成分。
4、参加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锌生长发育停滞、叶片缩小、茎节缩短。中国缺锌土壤较多。缺锌土壤施锌增产效果显著,水稻和玉米尤为突出。
5、同时锌还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籽粒重量,改变籽实与茎杆的比率。
开春就要用,开花多,结果多!明年开花结果全靠它,开花必结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