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自己在家捣鼓花肥的事儿。养花时间长,总觉得老买肥料也不是个事儿,花钱不说,有时候还怕掌握不好量,把花给烧。后来琢磨着,咱平时厨房里不也挺多“废料”嘛干嘛不试试自个儿做点?说干就干,我就开始我的自制肥料实践。
第一步:攒家伙事儿
动手能力还行,就是有点懒,不想搞太复杂的。所以就从最容易弄到的东西下手。主要就是厨房里的一些东西:
-
果皮菜叶: 像香蕉皮、苹果皮、橘子皮,还有不带油盐的烂菜叶子啥的,这些我都留下来。
-
鸡蛋壳: 这个好东西可不能扔,攒起来,洗干净晒干。
-
淘米水、煮面条水: 这些也是顺手就留下,放一边沉淀一下。
反正原则就是,不带油、不带盐,不然土容易坏掉。
第二步:动手处理
攒几天,东西差不多,就开始处理。果皮菜叶这些,我直接用剪刀给剪得碎碎的,越碎越这样烂得快。鸡蛋壳,晒干之后找个结实的袋子装起来,用擀面杖或者直接用脚踩,咔嚓咔嚓,弄成小碎片或者粉末状。
淘米水和煮面条水就比较省事,主要是放那儿让它自己发酵。
第三步:开始沤肥
处理完这些“原料”,我就找个带盖子的大塑料桶,以前装涂料的那种,洗干净正好用。先把那些剪碎的果皮菜叶铺一层在底下,然后撒一层薄薄的土,再铺一层,再撒一层土,跟做三明治似的。中间,也把碎鸡蛋壳掺和进去。为啥要加土?主要是为吸味儿,还能提供点微生物帮助发酵。
弄好之后,稍微加一点点水,让它保持湿润就行,别太多,不然成泡菜。然后盖紧盖子,搬到阳台角落或者院子犄角旮旯里,眼不见心不烦,也别影响家人。
关键来,这玩意儿得发酵,会产生气体,所以隔个三五天,我就得去给它“放放气”,就是把盖子稍微拧松一点,让里面的气出来,不然桶都可能给胀变形。这个过程确实有点味儿,特别是夏天,那酸爽……不过为花花草草,忍!
至于淘米水那些,我也是装在瓶子里,盖子别拧太死,放角落里让它自己慢慢发酵变酸。
第四步:沤好怎么用
这个沤肥的时间可不短,得看天气。夏天快一些,个把月可能就行,冬天就慢多,得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怎么判断好?就是打开盖子,里面的东西都变成黑褐色的,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而且味道也不再是那种刺鼻的酸臭,变成一种类似泥土发酵的味儿,那就差不多。
用的时候我可不敢直接上。沤好的固体肥,我是掺在盆土里当底肥用,或者在换盆的时候混进新土里。量不能多,先少点试试。发酵好的淘米水、面条水,那必须得兑水稀释,我一般至少兑个10倍以上的水,看着颜色淡淡的,浇花的时候沿着盆边慢慢给,不敢直接对着根浇。
看看效果
别说,用一段时间自己做的肥料,感觉还真不错。像我那几盆月季,以前开花稀稀拉拉的,用自己沤的肥掺土之后,感觉叶子绿得发亮,花苞也多不少。还有那个吊兰,用稀释的淘米水浇几次,长得特别快,抽好些新藤出来。虽然过程麻烦点,还有点味儿,但看着花草长得壮实,那点辛苦也值。
这就是我自己在家捣鼓肥料的一点经历,方法挺土的,但还算实用。你要是也想试试,就从身边容易找到的东西开始,挺有意思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