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河泥肥料,也是好几年前我自己瞎折腾的一次经历。那时候家后面有条小河沟,不清澈,水流也慢,时间长,底下就积老厚一层黑乎乎的泥。看着就觉得这玩意儿肯定有营养,跟地里沤的粪差不多一个道理。
搞河泥
一开始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扔可惜。正好那年春天,寻思着给院子里的菜地加点料。买肥料,花钱,那时候手头也不宽裕。看到那河泥,心里就活络开。
说干就干。找个周末,穿上早就淘汰的水鞋,扛着铁锹和两个破水桶就去。那河岸不高,但是泥是真沉,还特别黏。一铁锹下去,得使老大劲才能拔出来,提溜上来一坨,黑亮黑亮的,还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腥味,或者说是水底那种特有的味道,反正不好闻。
就这么一锹一锹地挖,装桶里。那泥水往下滴答,搞得满身满腿都是。来回跑好几趟,才弄大概三四桶的样子,累得我腰都快直不起来。
沤肥过程
拉回家之后,直接倒菜地里肯定不行,听老辈人说过,生粪烧苗,这生泥估计也差不多。我就在院子角落找块空地,把那几桶河泥全倒在那儿堆着。
看着那黑乎乎的一摊,我琢磨着得让它“熟”一下。刚好平时攒不少落叶、烂菜叶子还有剪下来的草,我就把这些玩意儿一层河泥一层干料地给堆上去,像做三明治似的。最上面又盖层土,想着这样能保温保湿,发酵得快点。
堆好之后,我就没怎么管它。期间也扒开看过几次,里面的味道更冲,有点像氨水的味儿,不过没那么刺鼻。感觉好像是在慢慢变化的。就这么放着,经历夏天的大太阳晒,秋天的雨水淋,差不多过大半年,感觉那堆东西没那么黏,颜色也浅点,闻起来那股河泥的腥味淡很多,多点土腥气。
使用和效果
到第二年开春,准备翻地种菜。我就把那堆沤大半年的“宝贝”给挖出来。这时候的泥块已经比较松散,用铁锹就能拍碎。我把这些碎泥块均匀地撒到菜地里,然后深翻一遍,让它跟原来的土混在一起。
那年种些黄瓜、西红柿、辣椒什么的。要说效果有多神奇,我也没做啥对比试验,说不准。但是,凭感觉,那年的菜长得是真不赖,叶子绿油油的,结的果子也挺饱满。尤其是黄瓜,水灵灵的,口感特别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比往年用化肥的要好吃点。
这活儿是真累人,从挖泥到沤肥再到翻地,全程体力活。现在条件好,也懒得再去搞那么麻烦。不过回想起来,那次用河泥做肥料的经历,虽然土法上马,但也算是自己动手、废物利用的一次挺有意思的实践。至少证明,老祖宗传下来的有些东西,还是有它的道理在里面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