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茎块肥料,我也是折腾好一阵子。前几年种那土豆和红薯,嗨,别提,光长秧子,叶子绿油油一大片,看着是真热闹,可等到秋天一刨开,底下那块头小得可怜,有的小得跟个鸽子蛋似的。这心里能不着急吗?辛辛苦苦大半年,就收那么点玩意儿。
我也没多想,就觉得可能是地力不够。跑去买不少那种复合肥,氮磷钾都有的那种,人家说啥都我就哗哗往地里撒。结果?还是老样子,叶子更茂盛,地下的东西还是不见长多少。白花钱不说,看着那疯长的秧子,心里那个憋屈。
后来有一次,跟村里一个老把式聊天,他看我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就问我咋回事。我把情况一说,他听就笑,说:“你那是光喂‘饭’(氮肥),没给‘劲儿’(钾肥)!”他说这些根茎类的东西,像土豆、红薯、山药啥的,它们后期膨大,特别需要钾肥,氮肥多反而光长叶子,耽误块茎长大。还说光用化肥也不行,地容易板结,得加点有机的东西。
我的折腾过程
听老把式的话,我才有点恍然大悟。回来我就琢磨开,不能再瞎用肥。得对症下药。
第一步,找钾肥来源。买专门的硫酸钾、氯化钾,感觉还是化学的东西,而且单独买也挺贵。我就想到老办法——草木灰。以前烧柴火剩下的灰,老辈人都说当钾肥使最正好我院子里攒不少干树枝和杂草,我就专门找个安全地方烧一大堆,小心翼翼把灰收起来,这可是宝贝。
第二步,搞有机肥。光有钾肥还不行,地也得“松快松快”。我把家里攒的厨余垃圾(没油盐的那种,菜叶果皮啥的),还有一些鸡粪(得亏邻居家养鸡,我去要点,提前堆着发酵好几个月,不然直接用会烧苗),都掺和在一起。找个角落,挖个坑,一层料一层土,再浇点水,蒙上塑料布让它慢慢发酵腐熟。这过程是有点味儿,但为收成,忍!
第三步,混合施用。等到土豆红薯长到中期,开始要鼓块茎的时候(大概是开花前后那阵子),我就把我准备的这些“好料”给用上。怎么用?我先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和草木灰大致混混,注意草木灰不能和没腐熟的粪肥直接混,容易损失氮素,我是跟腐熟好的有机肥稍微拌一下。然后在离植株根部远一点的地方,扒拉开一条浅沟,把这混合肥撒进去,再盖上土。不敢离根太近,怕烧着。
的效果
你还别说,这么一弄,效果还真就不一样。那一年的土豆和红薯,虽然秧子看着没以前那么“疯”,但是明显感觉到底下有东西。到收获的时候,一挖出来,那块头!比前几年大多,产量也上去不少。虽然不能说个个都像买的那么大,但自家吃是绰绰有余,而且吃起来感觉味道也更香甜,更“面”一些。
从那以后,我就认准这个法子。每年都提前准备草木灰和沤熟的农家肥,少用或者不用那种氮含量高的复合肥,尤其是在中后期。这茎块作物,就得摸清它的脾气,关键时候给对“营养”,它才能好好长。自己折腾出来的肥料,用着也放心,效果也实实在在看得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