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肥料和养分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刚弄那几盆花花草草的时候,就觉得土里加点东西,它们就能长得去市场上随便买点花花绿绿的袋装肥,看着说明书,大概齐往土里撒点,或者兑水浇。
最早的瞎折腾
那时候真是不懂。 我记得有一次,看我的那盆辣椒苗蔫唧的,寻思着是不是“饿”,就抓一大把那种速效的化肥撒盆里,还特意多浇点水,想着让它快点吸收。结果?第二天叶子边全黄,过两天,好几片叶子都焦,差点给我整没。那时候我就明白,这玩意儿不能瞎用,用多能“烧”死苗。
后来又听说农家肥什么鸡粪、羊粪的。正好老家院子里有点,我就弄点回来。那味道,啧啧,不提。 我也没沤熟,直接就掺土里种菜。刚开始看着还行,后来发现有些菜苗也长得不咋地,还容易招些小虫子。琢磨半天,才晓得那玩意儿得先腐熟好才能用,不然里面有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植物也不还可能带病菌。
慢慢摸索门道
碰几次壁,我就开始琢磨。这肥料,就像是给植物“喂饭”,但不是说你喂啥它就吃吃多少。它得能消化吸收才行。
- 我开始尝试自己沤肥。把厨房里的菜叶果皮,加上园子里的落叶枯草,找个大桶或者角落堆起来。这过程挺慢的,得等上好几个月,还要注意翻动,保持湿度。但是沤出来的东西,黑乎乎的,没什么臭味,拌在土里,感觉土壤都变松软。用这种土种出来的菜,感觉长得更壮实,叶子也绿油油的。
- 化肥,我也没完全放弃。就是用得小心多。比如看叶子有点发黄,但不是那种病态的黄,我就少兑点那种氮肥为主的液肥,浇一点。或者在开花结果前,用点磷钾肥比较多的,促进一下。关键是量要少,次数可以多点,薄肥勤施,这是后来学到的。
- 我还注意到,光施肥不行,土本身也很重要。有些土板结得厉害,水浇下去都渗不进去,你放再多肥料,根也吸收不多少。改良土壤也是个重要的活儿,加点腐熟的有机肥、粗砂什么的,让土透气又保水。
现在的做法
现在我给植物“吃饭”就比较有谱。基本上是底肥和追肥结合。
种东西之前,先在土里拌上一些自己沤熟的有机肥,或者买点处理好的羊粪肥啥的,这算是“底子”,管的时间长,主要是改良土壤,提供全面的基础养分。
等植物长起来,看它的状态再决定要不要“加餐”。比如蔬菜长叶子阶段,可以稍微追施点氮肥。开花结果,就补充点磷钾肥。用的量都特别小心,宁少勿多。有时候也用点那种水溶性的复合肥,兑水浇,吸收快点,但也是偶尔用。
我的体会就是:肥料只是咱们提供给土壤的东西,而植物真正需要的是能被它们吸收利用的养分。这中间,土壤的状态,肥料的种类和用法,都很关键。不能一概而论,得根据自己的土、自己的植物,慢慢试,慢慢看。这事儿急不来,得多观察,多动手,经验都是这么一点点攒出来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