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捣鼓无机盐肥料这点事儿。平时喜欢在家种点花花草草,还有几盆小番茄小辣椒啥的,一开始真不太懂施肥,总觉得土里有营养就够,结果长得蔫唧的。
摸索阶段:瞎买乱用
最早的时候,看别人用,我也去市场上随便买点花花绿绿的小袋子装的肥料。啥氮磷钾的,包装上写得挺说是“通用型”。我就寻思着,通用嘛肯定都行。每次浇水就顺手撒一把。结果?要么没啥效果,植物还是老样子;要么就是下手重,好家伙,叶子边直接烧焦,黄不拉几的,心疼死我。特别是几棵好不容易养壮的小苗,直接给“补”没。那时候真是一头雾水,感觉这玩意儿太玄乎。
开始琢磨:为啥有的行有的不行
后来死掉几棵苗之后,我就开始琢磨。不能再这么瞎搞。我就上网查点资料,又问问小区里养花养得好的大爷大妈。他们跟我说,植物跟人一样,不同时候需要的东西不一样。比如,长叶子的时候就得多给点氮肥,这样叶子才能长得又绿又壮。我回想一下,之前那些烧苗的,估计就是氮肥给猛,或者是肥料直接堆在根上。
然后又解到,光长叶子不行,还得开花结果。开花结果就得靠磷肥和钾肥。特别是那些种番茄、辣椒的,要是缺磷钾,那花开得少,果子也结得小,或者干脆就落。这就跟人一样,光吃主食不行,还得吃菜吃肉,营养得均衡。
实践调整:少量多次,看苗下菜
搞明白这些基本道理,我就开始调整策略。买肥料的时候,开始看说明,注意氮磷钾的比例。家里备好几种,分门别类。
- 观叶植物:比如绿萝、吊兰这些,我就用氮肥比例高一点的,或者干脆就是那种观叶植物专用肥。
- 开花结果的:像月季、番茄这些,在它们长个儿的时候,也用点氮肥,但到快开花或者结果的时候,就换成磷钾肥比例高的肥料。
最重要的,是施肥的方法和量。我再也不敢直接大把撒。学乖,用那种小勺子,严格按照说明上的比例兑水。宁可稀一点,多施几次,也绝不搞浓肥。对于颗粒状的慢效肥,我就在盆边挖几个小洞,把肥料埋进去,离根远一点,让它慢慢释放。这样既安全,肥效也持久点。
我还发现,有些土质好像确实会影响肥料效果。比如有些盆土碱性好像有点大,直接撒一些酸性的肥料效果就不太得先调调土。不过这个比较复杂,我一般就尽量用好点的种植土,问题少点。
现在的心得
现在捣鼓这些化肥,算是有点心得。关键就是别偷懒,多观察。看看植物缺叶子发黄是缺氮还是缺铁?长得慢是肥不够还是根有问题?然后就是控制好量,薄肥勤施是真理。无机盐肥料这东西,用好确实能让植物长得精神,开花结果都给力;用不那就是“烧钱”又“烧苗”。
反正,我现在的花花草草长得比以前好多,小番茄也能结不少。虽然还是偶尔会犯点小错误,但总归是在进步嘛种东西这事儿,就是得自己动手去试,慢慢摸索经验。今天就分享这么多,都是我自个儿瞎折腾出来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帮到同样喜欢捣鼓植物的朋友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