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掺混肥料的事儿,还真得从去年种那几分地黄瓜说起。
当时图省事儿,直接去镇上农资店买几袋掺混好的肥料,就是那种花花绿绿包装的,看着挺唬人,说是营养全,效果结果?撒下去好些天,感觉没啥大动静,黄瓜秧子还是蔫唧的,长得有气无力。跟邻居家一比,人家那苗子壮得,叶子都油绿油绿的。我心里就犯嘀咕,这肥是不是有问题?花的钱也不少。
后来跟村里见识多的老王大哥在地头聊天,说起这事儿。他抽口烟,慢悠悠地说:“你买肥的时候,看没看包装上写的执行标准是现在这市面上东西杂,别是碰上不合格的或者干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 我一听,愣住,“执行标准”?这是个啥玩意儿?以前买东西还真没注意过这个。
回家我就琢磨这事儿,感觉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吃亏。拿出手机,对着那肥料袋子拍的照片,开始在网上搜这个“执行标准”。你还别说,真有这东西!搜出来一个叫《掺混肥料》的国家标准,好像还有个编号,GB 21633什么的。看网上七嘴八舌的,说还有啥新旧版本,最早好像是2008年的,后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发布新的,好像是GB 21633-2020?给我一个庄稼汉看得头都大,各种文件、解读,复杂得很。
自己动手查标准
咱也没那耐心去啃那些专业文件,就挑重点的看,捣鼓半天,大概明白点皮毛。这个所谓的“执行标准”,说白,就是国家给掺混肥料定的一个规矩、一个门槛。它规定这肥料里头,主要成分比如氮、磷、钾这些营养,总含量得达到多少,单一养分也不能低于某个数。还规定水分不能太多,不然你买回去的不就是水嘛坑人。还有些乱七八糟的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啥的,也不能超标,毕竟这是要用到地里的,关系到咱吃的粮食蔬菜安全。
弄明白这个之后,我再去农资店,心里就有谱多。买肥料的时候,不光听老板吹得天花乱坠,我都会特意拿起袋子,仔细瞅瞅上面印的执行标准号。虽然咱不是啥专家,看不懂标准里头那些具体的检测方法、数据指标,但起码知道几个基本的事儿:
- 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一般都会老老实实把执行的是哪个国家标准印在包装上,清清楚楚的。
- 看到标着类似“GB 21633”这样的国标编号,心里就感觉踏实点儿,至少说明厂家是按规矩来的,产品质量有个基本的保障,没那么容易被坑。
- 要是哪个肥料包装袋上,连个执行标准号都找不到,或者印得模模糊糊、藏着掖着的,那可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这种肥我肯定是不敢买。
去年那次经历,虽然黄瓜没种赔点功夫钱,但也算给我提个醒。买农资这玩意儿,真不能光图便宜或者听信广告,自己也得多留个心眼,学着看点门道。解这个掺混肥料的执行标准,就算是我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小经验。现在每次买肥,都习惯性地先找找那个标准号,感觉心里有底,买得也放心些。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同样是种地的朋友们能有点用处,别像我似的,吃不懂行的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