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这个贩卖假肥料的事儿。这事儿,琢磨起来挺有门道的,咱这是分享实践记录,不是教唆哈,纯粹是聊聊观察到的过程。
琢磨门路
你得先看市场。农忙时候,大伙儿都抢着要肥料,都盼着地里多打粮食。这时候,有些人心思就活络。正规肥料贵,而且渠道都把控着。那是不是可以搞点“便宜”的?这就是起点。
搞点“原料”
想法有,就得找东西。正经的复合肥成本高,那怎么办?掺点便宜货呗。比如说,找点氮肥啥的,成本低,几百块一吨那种。再不然,弄点看着像肥料的填充物,比如土、沙子,或者其他没啥营养成分但分量足的东西。关键是要把成本压到最低。弄回来之后,就得自己掺和,没啥高科技,就是物理混合,搅和匀就行。
包装是关键
这步特别重要。农民买东西,很多时候就认个包装。你得弄得像模像样。 找小印刷厂,仿着大牌子的包装袋印。但是,不能完全一样,稍微改点字,或者厂家地址电话啥的瞎编一个。袋子的材质也得控制成本,用次一点的,摸起来可能就有点不一样,但第一眼得能唬住人。
- 印刷字迹:尽量清晰,但仔细看可能有点糙。
- 信息标注:生产许可、厂家、成分含量这些,要么瞎写,要么含糊不清,要么干脆没有。特别是含量,使劲往高吹。
- 袋子质量:薄、脆,或者封口不严实。
找准对象下手
东西弄好,就得想办法卖出去。正规农资店肯定进不去,人家懂行。那就得往下走,专找那些偏点儿的村子,或者信息不太灵通的老农。为他们辨别能力差一些,而且容易相信人。
开卖!忽悠是重点
直接上门推销?效果不容易被轰出来。一般都得用点“策略”。
最常见的就是搞个“农资下乡”或者“厂家直销”的名头。弄辆小货车,拉一车假肥料,再带点小赠品,比如毛巾、盆子、便宜的农药啥的。
到村里,先不急着卖,先“讲课”。吹嘘这肥料效果多好多用保证增产多少多少。讲得天花乱坠,把农民说心动。有时候还请几个托儿在旁边敲边鼓,说自己用效果特
再来点实惠的,比如“买二送一”,或者请几个带头的村民吃顿饭,拉近关系。价格嘛比正规的便宜,但比你那成本高多,这样农民觉得占便宜,你也赚到差价。
整个过程,就是打个信息差和信任牌。得快进快出,一个地方卖完赶紧换下一个村,不给人家反应过来或者找后账的机会。
一步:消失
钱到手,货出手,立马走人。电话是假的,地址是编的,回头农民发现肥效不对,或者烧苗,想找人都找不到。这就算一个“实践”流程走完。
你看这整个过程,一步套一步,利用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和农民想省钱、盼丰收的心理。咱分享这个记录,也是想提醒大伙儿,买农资这种大事,一定得去正规店,别贪小便宜吃大亏。那些流动小贩、厂家直销的,得多留个心眼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