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着弄的那个“肥料繁殖液”是咋回事儿。养花嘛总琢磨着给它们吃点好的,外面买的肥有时候劲儿太大,或者老花钱也心疼,我就自己瞎捣鼓呗。
准备材料阶段
我就是看家里有最常用的就是黄豆,这玩意儿便宜,营养好像还行。有时候也会掺点别的,比如淘米水攒起来,或者吃水果剩下的果皮,像香蕉皮、苹果核啥的,偶尔还有点过期的牛奶(稀释很多才敢用)。对,还得找个家伙什儿装起来发酵,我一般就用大点的塑料瓶,喝完饮料剩的那种,洗干净就行。
开始动手制作
过程挺糙的,没那么多讲究。
第一步,我把找来的黄豆(大概抓个一小把,不用太多),稍微冲冲水,就扔进那个洗干净的塑料瓶里。要是刚好有果皮啥的,也切碎点一起扔进去。
第二步,加水。自来水就行,别加太满,得留点空儿,大概留个瓶子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空间,发酵要产气,满容易溢出来,甚至炸,那可就麻烦。
第三步,盖盖子。关键来,这盖子不能拧死!我一般是轻轻拧上,或者在瓶盖上扎几个小孔,保证它能透气,不然里面产生的气体会把瓶子撑爆。或者就是每天稍微松一下盖子放放气,但这个容易忘,还是留点缝或者扎孔省心。
第四步,找地儿放。我就把它搁阳台角落,或者不太碍事、有点温度的地方。夏天温度高,发酵快一些;冬天就慢点。放那儿就不用老管它,让它自己慢慢发酵去。
等待与观察
这过程需要点耐心。放个一两周,你就能看到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浑浊,黄豆也泡发,甚至有点小气泡往上冒。味道嘛…刚开始发酵那味儿确实不咋地,有点臭臭的,所以放角落里是对的。我一般就隔三差五瞅一眼,晃晃瓶子,确保气能出来。
啥时候算好?我没啥科学标准,就是看水变得很浑浊,颜色深,没那么多大气泡,闻起来那股刺鼻的臭味变成一种有点酸腐的味道(虽然也不好闻,但跟一开始不一样),大概就差不多。夏天可能个把月,冬天得俩仨月甚至更久。
使用与效果
等我觉得发酵得差不多,就该用。重点来,必须稀释!必须稀释!必须稀释!重要的事说三遍。这玩意儿是浓缩的,直接浇花保证烧根。
我一般是取上面的清液(底下的渣子可以埋土里当底肥),按照大概1份肥液兑个20份甚至更多的清水。宁可稀点,也别浓。第一次用可以更稀一点试试。
啥时候用?植物生长期,比如春天、秋天,大概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浇一次。别在休眠期或者刚换盆、状态不好的时候用。我主要用在一些观叶植物上,像吊兰、绿萝啥的,感觉用之后叶子确实绿油油的,长得也快点。对开花植物嘛感觉效果没那么猛,可能还是得配合点专门的磷钾肥。
这就是我自己弄这个“肥料繁殖液”的大致过程。挺简单的,就是有点味儿,需要点耐心。纯属个人瞎折腾的经验,大家随便听听,觉得有用可以试试,但一定要注意稀释和通风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