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自个儿捣鼓的霉根菌肥料,这玩意儿是真的好使,自从用它,我那菜园子里的菜,蹭蹭地往上长,吃着也香!
起初:瞎摸索
一开始我啥也不懂,就听人说霉根菌能改良土壤,让植物长得壮实。行,那就试试呗!我在网上查些资料,看的也是云里雾里的,啥菌丝、孢子啥的,反正就是一顿背,也没彻底搞明白。我就寻思着,实践出真知嘛先干起来再说。
准备:东拼西凑
- 菌种:我在网上买那种菌粉,号称是啥啥进口菌种,也不知道真假,反正看着挺唬人的。
- 基质:家里有些椰糠、草炭土,还有之前沤肥剩下的菜叶子,一股脑全给掺一块儿。
- 工具:一个大塑料盆,一把铲子,一个喷壶,齐活!
过程:土法上马
- 混合:先把椰糠和草炭土用水泡透,攥干,然后和菜叶子混在一起,让它们充分接触。
- 接种: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把菌粉撒到基质里,用铲子搅拌均匀。我当时也没太认真看比例,就凭感觉来的,差不多就行。
- 发酵:把混合好的东西装到塑料盆里,盖上盖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说明书上说要发酵多久多久,我嫌麻烦,就放大概一个礼拜,闻着有点酸酸的味道,就觉得差不多。
- 扩繁:把发酵好的东西取出来,加点水,再加点红糖,据说红糖是给霉根菌提供能量的。然后用喷壶喷在植物根部,或者直接拌到土里。
效果:还真管用!
刚开始那几天,没啥动静,我心里还嘀咕,是不是被骗。结果过一个礼拜,我发现菜叶子明显绿,而且长得比之前快多。我那几棵番茄苗,之前一直蔫不拉几的,用这个霉根菌肥之后,也精神多,开始开花结果。 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心里那个美!
改进:持续优化
第一次做,肯定有很多不足。后来我又查些资料,发现之前的操作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菌种的活性、基质的PH值、发酵的温度等等,都会影响效果。我又开始折腾起来,慢慢改进。
- 菌种选择:后来我发现,那种所谓的进口菌种,效果一般般。反而是自己家沤制的堆肥,里面的菌种更适合本地的土壤环境。
- 基质配比:椰糠、草炭土、堆肥的比例,要根据不同的植物来调整。比如,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可以多加点草炭土。
- 发酵控制:发酵的时间和温度,也很关键。夏天温度高,发酵速度快,要经常翻动,防止发酵过度。冬天温度低,发酵速度慢,可以适当加点红糖,提高温度。
折腾的乐趣
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真的很有成就感。而且自己做的肥料,用起来也放心。我基本上不用化肥,全靠这个霉根菌肥料,就能把菜园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感觉自己也成一个“土专家”!
温馨提示
大家伙儿要是也想试试,可以参考我的方法,但千万别照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还有,霉根菌肥料虽然但也不能过度使用,否则也会烧苗的。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下次再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