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家后院那块地,之前真是让人头疼。特别板结,跟石头差不多硬,每次浇水都积在面上,渗下去很慢。种点啥都不怎么长,要么黄蔫蔫的,要么就半死不活,看着心里堵得慌。
我也没啥好办法,就想着是不是土没营养。跑去市场买那种一袋袋的所谓“营养土”,回来掺和到地里。刚开始几天看着还行,好像松快点,但过不多久,一下雨一浇水,又变回老样子。邻居老张还说我,瞎费那劲干嘛土不行就是不行。
捣鼓有机肥改良
后来有次跟老家一个亲戚聊天,他种一辈子地,说我这土,是“死”的,得加点“活”的东西进去才行,也就是他们常说的有机肥。我想想,咱自己家不就有现成的嘛
我就开始攒家伙:
- 厨房里剩下的菜叶子、烂水果皮(注意,带油盐的不行)。
- 院子里扫的落叶,还有拔下来的杂草(晒干点再用)。
- 有时候弄点咖啡渣、茶叶渣也掺进去。
关键步骤是沤熟。我没弄专业的堆肥箱,就在院子角落找个不碍事的地方,挖个浅坑,把这些东西一层一层铺进去。铺一层垃圾,撒点土,再铺一层,隔段时间稍微浇点水,保持湿润但不能太湿,不然就臭。最麻烦的是得定期翻动,我大概个把月就用铁锹给它整个翻一遍,让它透透气,发酵得均匀点。这过程是真需要耐心,而且刚开始味道确实不太好闻,老婆孩子都绕着走。
实践和观察
就这么堆大半年,底下那些东西慢慢就变黑变碎,闻起来也没啥臭味,反而是一股泥土的清香。感觉差不多,我就开始用。
正好赶上开春翻地,我把这些自己沤出来的黑乎乎的“宝贝”全挖出来,一车车推到菜地里。然后就是体力活,把这些自制肥均匀撒在地表,再用铁锹深翻,尽量让它跟原来的硬土混合均匀。那可真是个力气活,翻完整块地,腰酸背痛好几天。比直接撒化肥可累多。
弄完之后,那效果是肉眼可见的。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土壤松软很多,以前铁锹下去都费劲,现在轻松多。浇水的时候,水“哗”一下就渗下去,不再积在表面。然后种点小青菜和番茄试试水。
你别说,这回长得就是不一样。苗儿出来就壮实,叶子颜色也正,绿油油的,看着就精神。后面结果虽然不敢说比用化肥的多多少,但感觉上病虫害都少点。看着自己亲手改良的土壤养出的菜,那感觉真不一样,吃着都觉得香。
改良土壤这事儿,我觉得是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我这算是开个头,以后每年都准备继续沤肥、翻地,慢慢把这块地养土好,根才扎得深,长啥都踏实。这比单纯靠化肥催着长,感觉对土地更友也更长久。反正我是这么琢磨的,也是这么干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