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前段时间我捣鼓那个肥料袋子的事儿。
事情是这样的,接个活儿,帮人设计肥料包装袋。一开始觉得,嗨,不就一袋子嘛能有多复杂?真自己上手,才发现里面的道道还真不少。
前期准备,先摸摸底
第一步,肯定不能闷头就画。我先是跟客户那边碰碰,把他们的需求摸清楚。具体是啥肥料?有机肥?复合肥?还是别的一袋装多少斤?5斤的?10斤的?还是大包装几十斤的?这直接关系到袋子的大小和承重。
然后,我就自个儿跑去农资市场转悠一圈。看看现在市面上别人家的肥料袋子都是啥样的,啥颜色搭配比较受欢迎,哪些信息是必须印上去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五花八门的,但大体上该有的信息都得有。
开始动手,琢磨设计
摸完底,心里大概有谱。回来就开始琢磨怎么设计。先把必须放上去的信息列个单子:
- 产品名称:得醒目,让人一眼就知道是啥肥。
- 净含量:多少斤,必须标清楚,不能含糊。
- 养分含量/成分表:这是核心,氮磷钾多少,有机质多少,得写明白。
- 生产厂家信息:厂名、厂址、电话,出问题能找到人。
- 执行标准号、登记证号:这些是国家规定,不能少。
- 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怎么用,啥时候用,注意也得提一下。
信息理顺,就开始在电脑上捣鼓排版。这玩意儿看着简单,挺费脑筋。怎么排才能让重点突出,又不会显得乱七八糟?我试好几种布局,一会儿把牌子放大,一会儿把“有机”、“高效”这些字眼儿做显眼点。还得考虑那些老农眼神儿可能不太字号不能太小。
颜色搭配也挺关键。农资产品嘛大红大绿大黄用得多,看着喜庆,也接地气。我选几个比较稳妥的配色方案,既要吸引眼球,又不能太花哨,得让人觉得这肥料靠谱。
材质也得考虑进去。客户说用编织袋,那我就得想着印刷效果可能没那么精细,图案不能搞太复杂的,线条得粗犷点,颜色也得选饱和度高点的,不然印出来灰蒙蒙的就不好看。
来回修改,反复折腾
弄出个初稿,信心满满地给客户看。结果,果然被打回来修改。一会儿说这个字体不好看,显得不正规;一会儿说那个颜色太深,不亮堂;还有的说关键信息不够突出,得再放大点。
行,改!客户是上帝嘛来来回回折腾好几遍,细节抠又抠。有时候为一个图标的位置,或者一句话的措辞,都能讨论半天。这过程确实挺磨人的,但也确实能让设计更完善。
最终定稿,交给印厂
经过几轮修改,总算是把最终稿给敲定。客户那边也点头。我就把设计文件检查一遍,特别是那些证号、含量数据,一个数字都不能错。然后把尺寸、颜色这些都标注清楚,打包发给负责印刷的工厂那边。
心里也松口气,总算告一段落。虽然只是个小小的肥料袋子设计,但从解需求到市场调研,再到具体设计、反复修改,到文件输出,整个流程走下来,也学到不少东西。
一点小感想
别小看这普普通通的肥料袋子,真要做起来,每个环节都得用心。信息要准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