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制BT肥料的事儿,绝对是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
话说前阵子,我寻思着给家里的菜园子好好施个肥,市面上那些肥料五花八门,价格也不便宜,而且总感觉不够放心。琢磨来琢磨去,就冒出自己动手做肥料的想法,既省钱又环保,还能根据自家菜地的需求定制,一举多得!
说干就干,我先是到处搜集资料,解堆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材料。主要就是厨房里的一些“下脚料”:烂菜叶、果皮、咖啡渣、茶叶渣等等。还特意跟邻居要一些锯末和落叶,这些都是堆肥的好帮手。少不的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BT菌(苏云金芽孢杆菌)。
第一步:准备工作
我找个大塑料桶,底部钻几个孔,方便排水透气。然后铺一层干树枝,这样可以增加底部的空气流通,防止底部积水。
第二步:分层堆放
接着就开始一层一层地堆放材料。先铺一层干的,比如锯末、落叶、稻草之类的,然后再铺一层湿的,比如烂菜叶、果皮。记住,干湿材料要交替着放,这样才能保持堆肥的湿度和通气性。
第三步:加入BT菌
这一步是关键!我把事先准备好的BT菌粉,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用水稀释后均匀地喷洒在堆肥材料上。BT菌可是分解有机质的好帮手,能加速堆肥的过程,还能抑制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第四步:搅拌和保湿
堆好之后,用铲子把所有材料搅拌均匀。然后检查一下湿度,如果太干,就稍微洒点水;如果太湿,就再加点干的材料。堆肥的湿度最好保持在60%左右,用手抓一把堆肥材料,能感觉到湿润,但不会滴水。
第五步:定期翻堆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我每隔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把堆肥翻动一下,让里面的材料充分接触空气,加速分解。也要注意保持堆肥的湿度,太干就洒点水。
第六步:耐心等待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3个月的时间。期间,堆肥的体积会逐渐缩小,颜色也会变深,变成黑褐色的腐殖质,闻起来有股泥土的清香。
第七步:使用
等堆肥完全腐熟后,就可以用来给菜地施肥。可以直接把堆肥撒在菜地里,然后翻耕一下,让堆肥和土壤充分混合。也可以把堆肥埋在植物的根部,给植物提供养分。
这回自制BT肥料的尝试,效果真是杠杠的!用自制肥料的菜地,蔬菜长得特别叶子绿油油的,而且口感也更好。更重要的是,自己做的肥料安全放心,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
堆肥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时候堆肥的味道不太好闻,我就在堆肥里加一些橘子皮或者柚子皮,可以起到除臭的作用。还有,有时候堆肥里会长一些小虫子,我就把堆肥放在阳光下暴晒几天,虫子就没。
这回自制BT肥料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会堆肥的技巧,还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以后我还会继续坚持自己做肥料,让我的菜园子越来越肥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