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肥料,这事儿我可太有发言权,毕竟我可是实打实自己动手沤肥、用肥,看着菜园子一点点变好的。
我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小白,就知道往地里撒化肥,图个省事儿。结果?菜是长得快,但吃起来总觉得没啥味儿,而且地也越来越硬。后来村里的老农跟我说,化肥用多伤地,得用点农家肥。
那就开始沤肥呗!
第一步:找材料。
- 菜叶子、烂水果皮、剩饭剩菜,这些厨房垃圾都攒起来,沥干水分。
- 鸡粪、猪粪,这得跟村里养殖户搞好关系,软磨硬泡要来一些。
- 枯枝烂叶、杂草,这玩意儿田间地头多的是,随便捡。
- 淘米水、洗菜水,这玩意儿别倒,留着!
第二步:堆肥。
我找个大塑料桶,底部钻几个孔,方便透气和排水。然后就开始一层一层地堆:
- 先铺一层枯枝烂叶,防止底部积水。
- 然后铺一层厨房垃圾,撒点土。
- 再铺一层鸡粪,淋点淘米水。
- 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堆,堆满为止。
记住,每堆一层都要压实,尽量排掉空气。
第三步:发酵。
把堆好的肥桶放到太阳晒得到的地方,盖上盖子,但别盖太严实,留点缝隙透气。然后就是耐心等待,期间要经常翻堆,保持湿度。我一般是隔个三五天就翻一次,如果太干就淋点水,太湿就加点干土。
这发酵过程,那味道,真叫一个销魂!刚开始那几天,臭气熏天,邻居都跑来投诉。后来我改进方法,每次翻堆都撒点EM菌(这玩意儿网上有卖),能有效减少臭味。
第四步:使用。
大概过两三个月,肥就沤好。沤好的肥,颜色变黑,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泥土味,这就说明腐熟得差不多。使用的时候,我一般是两种方法:
- 作底肥:在种菜之前,把沤好的肥翻到土里,让它和土壤充分混合。
- 作追肥:在菜的生长过程中,在根部周围挖个小沟,把肥埋进去,然后浇水。
沤肥的心得体会
沤肥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有点讲究的。我总结几点心得:
- 材料要多样化:不同材料含有的营养成分不一样,多样化才能保证肥料的全面性。
- 湿度要适中:太干发酵慢,太湿容易腐烂。
- 翻堆要勤:翻堆可以增加透气性,促进发酵。
- EM菌是个好东西:能减少臭味,加速发酵。
自从用自己沤的肥,我家的菜园子真是大变样!菜长得又壮又绿,吃起来也特别有味儿。最重要的是,地也变得越来越肥沃。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沤出来的肥,变成绿油油的蔬菜,那成就感,真是没法说!
沤肥也挺麻烦的,需要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为能吃到放心菜,也值!而且沤肥还能变废为宝,减少垃圾,也算是为环保做点贡献。
我还在不断尝试新的沤肥方法,比如用厨余垃圾处理器把垃圾粉碎后再沤肥,这样发酵速度更快。沤肥这事儿,只要用心,就能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