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生活|减法的世界


雨林中的小秘密


西双版纳的夏天,农忙季雨水多,早暖中凉晚清风,舒适生活尽在不言中……
西双版纳美丽、富饶、神秘、迷人,出其不意总给人予惊喜。


5月份的初夏,西双版纳的热带水果挂满枝,6月份的农忙季,雨林里也正悄悄的变魔术。
正值雨林表演真正技术的时刻,探秘雨林,这个时候惊喜连连……
大雨初歇
被雨水滋润过的密林里最适合野生菌的生长
丰沛的雨水让菌子破土而出
令人垂涎的菌子更是赶趟儿似地一茬接着一茬
让雨林有多了几分生机
山中美味,尽在雨林深处

北有饺子,南有菌子
跟上喃喵,带你去揭秘雨林的魔术表演——菌子


青 头 菌
青头菌,菌帽质地十分坚固,为青绿色,表面有一片青褐色鳞片。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植物纤维等成份,入口细嫩,香味悠长,有浓郁大自然清香气息。食用方法很多,可烧炒、炖、蒸、熘、拌、烩,将甲鱼、乌鸡、土鸡等混一起做汤,其味更鲜、营养更丰富!

奶 浆 菌
奶浆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弄断它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流出像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故得此名。其分为粗褶奶浆菌和细褶奶浆菌两种,味道鲜甜可口,香味浓郁,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抗逆能力,一般烹饪方法是炒、炸、炝、炖、拌、煸、爆等厨艺皆可使用。

刷 把 菌
刷把菌学名“珊瑚菌”。珊瑚菌有很多的品种,体形俊俏,色泽秀美,颜色艳丽,有红、黄、白等色,被称为野生之花,鲜甜爽囗。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等15种氨基酸,其中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珊瑚菌口感香脆,可以与各种荤素食品原料相搭配,既可炒、烩、爆、炸、熘,也可煮、拌、烧、煨、蒸、瓤、炖等。

黄 牛 肝 菌
黄牛肝菌是珍稀菌类,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助消化等药效。以之烧炒,成菜口感舒畅,味道鲜美;用之煲汤,则菌香溢四座,香郁爽滑,使完美口味、丰富营养与药用价值合而为一。

黑 牛 肝 菌
黑牛肝菌,是一种可食用的蘑菇。菌外边和菌肉都是黑色的,味道鲜美,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黑牛肝菌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具有防癌止咳 补气等功效,是减肥食用菌,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等疾病有较好的功效。

大 红 菌
大红菌,自然生长的纯天然食用菌,是十分珍稀的纯天然野生菌,菌中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A 、B 、 C 、 D 、 E 、 V 和 18 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尤其富含抗癌物质——微量元素硒,具有养血壮体、护肤美颜、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通常食用作蒸、炖、炒、烩均可,如与鸡、鸭等各种肉类同烹则味道更佳,实为家备和宴席之珍品,素以醇厚鲜美,清香爽口,汤色清红而著称。记住一定要煮透,特别是炒吃的,一定要焖煮透。朵小脚细有苦辣味的红菌是有毒的,不能吃。

干 巴 菌
干巴菌,珍稀野生食用菌。其貌不扬,黑黑的带有一层白色,但具有香味芳醇、肉质脆嫩、嚼味无穷、食味异常佳美的特点。含有抗氧化物质,抗氧化物质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宜炒、炸、干煸、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荤素皆佳。

鸡 油 菌
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或杏黄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着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经常食用可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视力失常、眼炎等疾病。鸡油菌吃法多为炒吃、煮吃。

鸡 枞 菌
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或杏黄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着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经常食用可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视力失常、眼炎等疾病。鸡油菌吃法多为炒吃、煮吃。

白 参 菌
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朵小难摘,但是味道鲜美,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吃法多炖蛋,可煮吃、炒吃、凉拌吃等。

山中野味、自然回赠
既可以满足你的胃,也可以迷住你的眼
所以吃菌有风险,美味当前需谨慎
请看小提示

菌子中毒原因有三
1.误食有毒菌类
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如果吃了,悲剧不可避免地要发生。
2.加工环节失误
如果吃了没有炒熟的菌子,极可能中毒。
3.受污染
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生长的地方受污染,或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容易导致中毒。
吃菌中毒一般有以下四类表现
胃肠型:食用后,潜伏期10分钟到6小时,表现无力、恶心、剧烈呕吐。病程短,易治愈。
神经类型:食用后,潜伏期10分钟到12小时,中毒症状除胃炎型症状外,主要有神经兴奋、幻觉、精神错乱和抑制,也有多流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唾液增多、步态蹒跚等症状,流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食用后,潜伏期6到12个小时,除有急性胃肠类型表现外,还会出现贫血、黄疸、血尿、肝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多脏器损伤型(肝肾病型):食用后,出现肠胃型表现,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随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临床表现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恢复期。一般病程为2-3周,病程较长,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反复,该型病情较重,死亡率高。、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此类型较为常见,约占发病率的80%左右。

吃菌中毒怎么办?
食用野生菌后如感不适,尤其是有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赶往当地最近的正规医院治疗。
2.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3.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以供专业人员在救治时参考。

总而言之,不认识的菌子就别乱吃了,后果你懂的;菌子必须弄熟才能吃,半生不熟的最容易中毒;种类杂的菌子都先用水煮一下,漂洗后再炒(味道稍微淡点,但很安全),直接爆炒是有点危险的;尽量不要把菌子混在一起吃,两种或多种混在一起吃也是极易中毒的;吃过菌子后不能乱吃其他东西(比如葱,驴肉,酒),此外用大蒜来辨别有没有毒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证明不了有无毒性。

菌子不能乱吃,但捡菌子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一件趣事。当你行走在雨林中,发现这一簇,那一茬的野生菌时,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好像发现了一份隐藏在深林中的宝藏,而菌子正是大自然馈赠的美食宝藏。
一次有趣的经历,享受一份不可多得的野趣!
雨林探秘捡菌子,这份开心值得你回味!
想要忘却苦恼烦闷,赶紧来版纳“寻宝”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