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宿肥料:我的独家实践记录
大家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喜欢折腾泥土的博主。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研究的“高效宿肥料”,这玩意儿说白就是自己在家沤肥,但咱要玩出点新花样,让它更高效!
话说回来,为啥要搞这个宿肥料?还不是因为我那菜园子,土质一年不如一年,光靠买来的肥料,成本高不说,效果还真不咋地。我就寻思着,老祖宗留下的沤肥方法肯定有它的道理,得好好研究一下。
第一步:收集材料
沤肥的材料是关键,我可不是啥都往里扔。我主要收集这几样宝贝:
- 厨余垃圾:果皮、菜叶、剩饭啥的,记得把大块的切碎点。
- 落叶:小区里扫的,免费又环保。
- 园土:菜园子里挖的,带点微生物。
- 淘米水:这个可是好东西,营养丰富。
强调一下,肉类和油脂类的厨余垃圾最好别放,容易招虫子,味道也难闻。
第二步:分层堆放
有材料,就开始堆放。我用的是一个大塑料桶,底部钻几个孔,方便排水透气。
- 先铺一层园土,大概5厘米厚。
- 然后铺一层厨余垃圾,尽量铺均匀。
- 再铺一层落叶,可以吸收水分,防止太湿。
- 倒入淘米水,保持湿润。
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堆,直到把桶堆满。记住,每铺一层都要压实,这样可以减少空气,加快发酵。
第三步:搅拌与通风
堆好之后,可不是啥都不管。隔三差五就要搅拌一下,让里面的材料充分接触空气。我一般用个长棍子搅动,顺便检查一下湿度,太干就再倒点淘米水。
通风也很重要。我把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如果味道太大,可以盖上盖子,但不要完全密封,留点缝隙透气。
第四步:耐心等待
沤肥是个慢活,要有耐心。一般来说,夏天温度高,发酵快,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用。冬天时间长,可能要两三个月。判断宿肥料是否沤好的标准是:
- 颜色变深,变成黑褐色。
- 闻起来没有臭味,而是泥土的香味。
- 看不到明显的厨余垃圾,都分解成碎末。
第五步:使用方法
沤好的宿肥料可以直接用在菜园子里。我一般是这样用的:
- 做底肥:在播种或者移栽的时候,在坑里或者沟里撒一层宿肥料,再盖上土。
- 追肥: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在根部周围撒一层宿肥料,然后浇水。
- 拌土:把宿肥料和园土混合均匀,用来种花种菜,效果杠杠的。
宿肥料虽然但也不能用太多,否则容易烧苗。一般情况下,占土壤总量的10%-20%就够。
实践效果
自从用自制的宿肥料,我那菜园子可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蔬菜长得又壮又绿,产量也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用自己沤的肥,心里踏实,吃起来也放心。
沤肥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虫子太多、味道太大等等。但只要多注意细节,勤于管理,就能克服这些困难。自制宿肥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既能变废为宝,又能改善土壤,还能吃到健康的蔬菜,何乐而不为?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也想尝试自制宿肥料,不妨从现在开始收集材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