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型和l型氨基酸的代表氨基酸
肉鸭常见病及防治
1、鸭瘟
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本病无特效药,主要是搞好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一是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2月龄以上鸭200倍稀释液胸肌注射1毫升;初生雏鸭用50倍稀释液腿部肌注0.25毫升;二是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2、鸭病毒性肝炎
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出现以上症状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防治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0.5毫升进行预防,也可用免疫过母鸭产的蛋制成免疫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1.5毫升。雏鸭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
3、鸭副粘病毒病
症状病初病鸭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缩颈,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羽毛缺乏油脂,易附着污物。开始排白色稀粪,中期粪便转红色,后期呈绿色或黑色。部分病鸭呼吸困难,甩头,口中有粘液蓄积。有些病鸭出现转圈或向后仰等神经病状。
防治对鸭群立即接种鸭副粘病毒疫苗,每只肌注0.5毫升;发生副粘病毒病时,易并发大肠杆菌病,应加强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对鸭棚舍、用具、场地彻底消毒(包括流动水面)。
4、减蛋综合症
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鸭群,其传染途径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
防治本病应与禽流感、蛋子瘟等传染病或其他原因如饲养管理、饲料等引起的产蛋下降相区别。预防可用疫苗接种,蛋鸭120日龄用鸭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或鸭减蛋综合症蜂胶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每羽1毫升。在本病流行区域已发病鸭群,加强消毒,鸭群补充维生素AD3粉、复合维生素、增蛋宝等,以及抗病毒药(如病毒灵)、抗菌药,对预防和控制本病有一定效果。
5、鸭胰腺炎
多发于20~30日龄肉鸭及50~90日龄青年鸭,其原因是由于营养或代谢失调引起。
防治胰腺炎粉每包(50克)拌料25~50公斤,连用3~5天。同时服用15水溶性氟哌酸(每包50克、加水50公斤),以防继发肠炎。此外,应加强饲养管理,在料中加入维生素A、D及复合维生素B液、蛋氨酸、微量元素等,以使饲料营养全面。
6、鸭传染性脑脊髓炎
症状常出现在1~3周龄雏鸭,开始精神不振,随之发生运动失调,前后摇晃,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倒卧在一侧,以后症状更加明显,很少活动,如受惊扰,行走动作不能控制,足向外弯曲难以行动,两翅展开。头颈震颤,步态不稳,最后呈侧卧瘫痪状态。病初雏鸭有食欲,当病鸭完全麻痹后,则无法摄食和饮水,衰竭并相互踩踏死亡。
防治在发病严重地区种鸭应接种疫苗,在种鸭产蛋前1个月接种禽脑脊髓炎油佐剂灭活疫苗。当雏鸭发病时,立即淘汰重病雏鸭,并做好消毒、隔离与综合防制措施,防止病原扩散。对全群注射脑脊髓炎高免卵黄抗体,同时用病毒灵粉剂,每包50克,混水25公斤,配合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液及抗生素,连用3~5天可控制病情。
7、鸭坏死性肠炎
本病又称烂肠瘟,是由坏死杆菌感染鸭的肠道后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是肠道粘膜坏死,排黑色稀粪。
防治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痢特灵、杆菌肽,另外可选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百服安,在临床上往往采用多种药物交替使用。对本病预防,主要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抗感染能力;同时做好鸭舍的卫生和日常消毒工作。在多发季节,可用上述药物进行预防。
冬天肉鸭养殖注意事项
1.出现雾天,雾散后立即进行消毒,雾天气压低,鸭舍内有害气体难以排出,外界病原菌附着雾气进入鸭舍,大雾过后,鸭群很容易发病。所以,养殖户一定要在大雾过后,立即在鸭舍进行带鸭喷雾消毒。
2.烟道保温,要经常检查是否有漏烟的地方,要随时修补,防止出现煤气中毒。
3.多关注天气变化,有寒流袭击,要提前做好保温措施,鸭群饮水加多维。
4.下大雪的时候,鸭棚要留人值班,棚顶积雪一旦达到一定厚度,就要人为清除,防止大雪压塌鸭棚。
鸭病线上VIP系列课 第一期
组织单位:农牧学堂 爱禽社
主讲人:孙桂芹教授
本次课程学期1个月,学费398元,12月10日以前报名优惠100元,仅收298元。微信群内定时授课,课余群内一对一咨询指导。系统、全面、专业。
课程涵盖:《鸭黄病毒病》、《鸭流感的防控》、《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番鸭细小病毒病》、《禽霍乱》《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鸭球虫病》、《鸭黄曲霉毒素中毒》、《鸭光过敏症》等疾病解读。
鱼儿总不上钩?要想钓鱼成果好,巧用诱食剂少不了「3」氨基酸类
鱼类诱食剂,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引诱鱼儿摄食的添加剂。待它们被“勾引”至饵料周围之际,便是垂钓人下手的好时机,可谓是提高钓获量的重要法宝。但掌握诱食剂的配方和有效使用方法并不简单,在经营类垂钓场所,鱼儿每天接触到的饵料品种繁多,不会被轻易诱惑。在户外天然场所垂钓时,由于不熟悉鱼类品种等,诱食剂的选用往往也难以定夺。
你对垂钓诱食剂使用有疑惑吗?老蒋来和你说说垂钓中那些诱食剂的相关知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
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
氨基酸作为鱼类诱食剂来讲,对鱼的嗅觉和味觉有较强的刺激性,能起到诱食和促食的作用,其中L型氨基酸(即左旋体氨基酸,微苦、酸味,有的味甜,少数淡味)比D型氨基酸(即右旋体氨基酸,有甜味)的诱食效果更好。
L-丙氨酸(学名:氨基丙酸,有α-酸和β-酸两种)
无色至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甜味,甜度约蔗糖的70%。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由化学合成法,或蚕丝蛋白水解制得。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时,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不宜超过1克。除对虹鳟鱼例外,对所有的海、淡水鱼及水产动物都具有诱食作用。
此品在化学试剂用品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有售,或网购。
甘氨酸(学名:氨基醋酸)
白色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有甜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存在于低级动物的筋肉中。也可以由明胶水解、精制而得。对大部分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均具有很好的诱食效果。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时,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不宜超过2克。
此品在化学试剂用品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有售,或网购。
L-精氨酸(学名:2-氨基-5胍基戊酸)
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由明胶水解、精制而得,也可用化学方法合成。对淡水鱼类中的鲤鱼、鲫鱼、鳊鱼有诱食效果。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时,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不宜超过1.5克。
此品在化学试剂用品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有售,或网购。
L-赖氨酸(学名:2,6-二氨基已酸)
无色针状晶体或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由动物蛋白质经水解、精制而得,也可用化学方法合成。此品动物蛋白质中一般含量较高,对鲤鱼、鲫鱼、虹鳟鱼、真鲷等有诱食效果。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时,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不宜超过8克。
此品在化学试剂用品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有售,或网购。
L-脯氨酸(学名:吡咯烷-2-羧酸、吡咯烷酮羧酸)
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苦味和独特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由明胶、酪蛋白经水解、精制而得。通过实验发现,对几乎所有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均有强烈的诱食效果。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时,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不宜超过8克。
此品在化学试剂用品商店、医药公司有售,或网购。
L-苏氨酸(学名:α-氨基-β-羟基丁酸)
无色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苦味和独特甜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由蛋白质(酪朊)经水解、精制而得,也可用化学方法合成。对鲤鱼、鲫鱼、鳕鱼等有诱食效果。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时,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不宜超过0.5克。
此品在化学试剂用品商店、医药公司有售,或网购。
γ-氨基丁酸(学名:4-氨基丁酸)
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微臭,具有潮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冷乙醇、乙醚、苯。用化学合成法成本高,得率低,现已用生物合成法制得。对几乎所有的鱼类都具有很好的诱食效果。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时,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不宜超过1克。
此品在化学试剂用品商店、医药公司有售,或网购。
(未完待续)
下期老蒋将继续给大家介绍有关“有机酸类鱼类诱食剂”,欢迎关注。
(注来源:本人2015年1月《垂钓全攻略—饵料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你有钓鱼方面疑惑吗?欢迎留言,一起探讨。如果你有钓鱼高见,也恭候交流分享。今日头条搜索“老蒋究了”,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垂钓世界感受更多精彩和乐趣吧。
鱼儿总不上钩?要想钓鱼成果好,巧用诱食剂少不了「3」氨基酸类
从补钙效果看,豆浆不能替代牛奶。如果牛奶是100分的话,豆浆连10分都不到。
每100克牛奶的钙含量,为104毫克左右,约是等量豆浆钙含量的21倍。而且,牛奶中的钙磷比例比较合适,还含有维生素D、乳糖、氨基酸等促进钙吸收的因子,所以推荐大家通过饮用牛奶来补钙。
豆浆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豆浆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其维生素E和维生素K含量较牛奶要高。大豆还含大豆异黄酮、钾、镁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