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优质高产杂交糯玉米新品种

  渝糯13号是重庆市农科所春种冬繁,历时6年试验研究选育的中早熟、中秆、半紧凑、大穗型杂交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以自选糯玉米自交系B6947为母本,自选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渝糯13号不仅食用品质优于渝糯7号,而且其鲜穗产量同比提高20%以上,使糯玉米育种又上一个新台阶。

  1 选育经过

  1.1 亲本选育 母本B6947:来源于(698-3×Sl47)F1×S147,用系谱法自交纯化选育而成。S147为我所选育的优良糯玉米白交系;698-3则为四川省农科院育成的普通玉米优良自交系。B6947为中早熟,植株较矮,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抗病力较强,籽粒糯质型,配合力高。父本S181:为我所选育的优良糯玉米自交系,其来源于“农大60×万糯”,用系谱法自交纯化选育而成。使用S181已成功组配渝糯7号、渝糯8号等5个糯玉米优良品种。

  1.2 组合选育 2002年,以B6947为母本,以S181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该组合(代号为渝糯309)2003年参加品比试验。2004年参加重庆市糯玉米区域试验。2005年续试,同时参加生产试验和国家鲜食糯玉米西南组区试;同年重庆市品审会玉米专业委员会的初审,并命名为渝糯13号。

  2 产量表现

  2003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鲜穗 1015kg,比对照渝糯7号(以下同)增13.9%,糯性强,皮薄,细腻,化渣,食用品质优。2004、2005年秋季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鲜穗601.8~683.1kg,比对照增18.24% 22.64%。2004~2005年参加重庆市糯玉米区试,亩产鲜穗773.9~805.3kg,平均789.6kg,比对照增19.92%~21.90%,平均20.89%,熟期与对照相当。2005年参国国家鲜食糯玉米西南组区试,亩产鲜穗853.7kg,比对照增8.12%。2005年参加重庆市糯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98.2kg,比对照渝糯7号增20.11%,熟期仅比对照晚1天。

  3 品质性状

  3.1 食用品质 果穗大小均匀,满尖,籽粒乳白色,排列整齐,一致,饱满、柔嫩,外观性状好。蒸煮后糯性强,皮薄,细腻,化渣,粘软香甜,口感好,食味品质优良。经市种子站组织有关专家品尝鉴定,食用品质平均88.9分,优于对照渝糯7号。

  3.2 营养品质 经农业部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指定单位(绵阳市农科所)测定,淀粉含量66.20%;支链淀粉含量100%,达国家糯玉米一级标准。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渝糯13号干籽粒容重741g/L,含蛋白质11.02%,赖氨酸0.40%,脂肪5.82%,淀粉68.83%,其中支链淀粉达95.37%,达国家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也达国家优质蛋白玉米标准(NY/T520-2002)。

  4 特征特性

  渝糯13号属中早熟类型。重庆地区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94天,与渝糯7号基本相当。苗期长势强,第一叶鞘紫色,第一叶尖为圆型。株型半紧凑,全株总叶片数20片,叶片中宽,叶鞘缺乏花青苷。雌穗以上叶片与主茎夹角平均45°,轻度下披。株高235cm,穗位高109cm。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28.9cm,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21.3cm,一级侧枝数13.2个,与主轴夹角中等,呈直线型姿态。雄穗小穗排列适中,颖片绿色,颖片基部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呈浅绿色。果穗长16~18cm,穗粗4.8cm,穗行数16.4行,行粒数31~35粒,穗轴白色,果穗苞叶花青苷颜色无。籽粒糯质,乳白色,排列整齐;蒸煮后糯性强,皮薄、细腻、清香。

  5 抗病性鉴定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渝糯13号抗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感玉米螟,抗病性优于渝糯7号。

  6 栽培技术要点

  渝糯13号在重庆平坝、浅丘及类似地区都能稳产高产,适宜范围较广。其栽培要点是:

  隔离种植:可采用时间隔离、空间隔离或屏障隔离的方法,与普通玉米或其它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影响品质。

  适时播种、育苗移栽:春播、秋播均可。春播时,当气温稳定12℃以上即可,秋播最迟须保证鲜穗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重庆春播以3月初为宜,保护地栽培可提早播种;采用盖膜育苗,培育壮苗,叶龄二叶一心时移栽,不栽老苗,做到苗齐、苗全、苗壮。

  种植密度:亩植3200~4000株为宜。

  合理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施用,磷、钾肥基施,氮肥30%作底肥,70%在拔节孕穗期追施。

  适时采收:鲜穗采收应在吐丝后22~25天进行,过早或过迟都难保证食用品质、商品品质。

  7 制种技术要点

  制种一般亩产150~200kg。制种采用一般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播期调节:父本分两期播种,第一期播40%,隔3~5天后播其余60%,母本与第一期父本同播。父母本行比1∶5或1∶6。种植密度:母本亩植4000~4200株,父本亩植4000株。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22546.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下午4:49
下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下午4:55

相关推荐

  • 猪赤霉菌毒素中毒怎么治

      猪赤霉菌毒素中毒是由于猪喂食受赤霉菌感染的小麦或玉米而引发的一种霉菌毒素中毒疾病。病猪发病后症状表现为废食、呕吐,会造成病猪生长迟缓、贫血等症状,以下带来猪赤霉菌毒素中毒怎么治。    猪赤霉菌毒素中毒的原因   猪赤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猪采食了镰刀菌毒素而发病,例如给猪喂食了感染赤霉菌病的小麦或玉米,诱发猪发病,以上就是猪赤霉菌毒素中毒的…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3日
    00
  • 大棚种菜水怎么浇长势好产量高无病害关键看这“三”水

      前言:大棚种菜,尤其是要了解大棚内最基本的环境:高温、高湿。这对于蔬菜而言,就需要一个平衡的温湿环境平衡。降低蔬菜的病害发生,增加蔬菜的生长情况以及品质和产量。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浇水,虽然看似简单的步骤,只要一步做得不到位,大棚内的温湿环境改变。蔬菜就会可能发生产量低、易发生病害。   对于这个大棚种菜,最容易造成的就是大棚内的环境问题。其次,就是…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8日
    00
  • 老母虫 老母虫的食用方法

    这是什么虫 名叫老母虫,学名又叫蛴螬,其实就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除危害荔浦芋外,还危害多种蔬菜。 怎样消灭白土蚕? 白土蚕学名又叫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老母虫、核桃虫。 蛴螬种类多,在同一地区同一地块,常为几种蛴螬混合发生,世代重叠,发生和危害时期很不一致,因此只有在普遍掌握虫情的基础上,根据蛴螬和成虫种类、密度、…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8日
    00
  • 田鸡是青蛙吗,和牛蛙有什么区别

         回答田鸡不是青蛙,它只是青蛙的一个亚种而已,它们还是有许多区别的。青蛙体长一般为70-80mm,雄性青蛙的体长要略小一些,而田鸡的个头比青蛙壮实一些;青蛙的繁殖期为4-7月,一般在降雨前后和黄昏时,开始鸣叫吸引雌性蛙,而田鸡的繁殖期在5-8月,在冬眠后,它们便会立刻开始繁殖。   一、田鸡是青蛙吗   1、田鸡就是青蛙吗   田鸡不是青蛙,它只是青…

    肥料资讯 2022年3月31日
    00
  • 农业生产上的互相合作形式大体上有,互相合作发展的原则是

         回答1、季节互助组:这是最简单的互助,一般是临时性的,农忙时节进行换工互助,在农忙结束后,就解散的互助形式。2、常年互助组:一般是**户或者十几户进行农业的互助,有一些简单的生产计划,随后逐步的将农业技术提高。3、以土地入股为特点的农村生产合作社,一般简称为土地合作社,做到农业和副业相结合,规模更大。   一、农业生产上的互相合作形式大体上有   …

    肥料资讯 2022年3月21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