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杏1号菌株特性及栽培要点

  韩杏1号是笔者从韩国引进。通过几年来的栽培试验表明,该菌株菌柄呈棍棒状,粗细较均匀(见照),子实体组织致密脆嫩,口感极佳。为杏鲍菇品种中的佳品,现将该菌株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营养 韩杏1号需要较丰富的氮源和碳源,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是越高,一般认为基质碳氮比在20∶1左右时,菌丝活力增强,产菇量随之增高。韩杏1号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强,可在棉子壳、废棉、豆秸、阔叶木屑、玉米芯等基质上生长很好。实践证明,生产中首选的基质是棉子壳,其次可选材质软硬适中的杨柳木屑。在常规的木屑培养基中添加棉子壳、玉米面可促进菌丝生长速度,菇蕾发生多,产量高、质量好。但该菌株用稻草为主料即使添加棉子壳也表现出菇迟、产量低,故不宜采用。

  1.2 温度 韩杏1号属于中温偏低结实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5~35℃,适宜温度22~27℃,最适温度为25℃,高于30℃菌丝发育不良,低于20℃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是10~15℃,子实体发育的适宜温度是15~21℃。特别注意的是温度低于10℃原基难以形成,温度高于22℃子实体品质明显下降,且出现畸形菇,以致于出现烂菇、死菇现象。

  1.3 水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期间不宜往菇体上喷水。配料装袋时培养料含水量可提高至65%~70%,比较适合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子实体分化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有利于原基形成发育,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到80%~90%。

  1.4 空气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新鲜空气,但菌丝生长阶段需氧量相对较少,且低浓度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刺激作用。在实际生产中,随着菌丝的生长,培养料的二氧化碳浓度由正常的0.03%升至2.2%时菌丝长势好长速快。原基形成和生长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菇蕾形成慢且畸形菇多,影响产、质量。

  1.5 光照 黑暗的环境有利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以500~800lx为宜。

  1.6 酸碱度 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pH5~7,子实体形成阶段以pH5.5~6.5为宜。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季节 韩杏1号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气温低于10℃或高于22℃都不利于子实体生长,与其菌株一样,若第 1潮未能正常出菇将影响下一潮菇的正常发生,甚至不出菇。因此适宜的出菇温度是栽培成败的关键,一般以当地气温20℃以下时提前50d制栽培种为宜。辽宁地区秋栽以8月中旬至9月下旬制袋,10月中旬后出菇为好,春栽以2月中旬至3月中旬制袋,4月中旬出菇为好,采用设施栽培可适当延迟或提早。

  2.2 栽培料 实践表明该菌株以木屑、棉子壳混合料为最佳,现提供以下配方供参考。①棉子壳35kg,木屑15kg;②棉子壳25kg,玉米芯17.5kg,木屑7.5kg;③棉子壳25kg,玉米芯15kg,木屑10kg;④木屑35kg,棉子壳15kg;⑤木屑25kg,棉子壳25kg。

  上述配方均添加辅料:麸皮7.5kg,玉米面2.5kg,豆饼粉1kg,石膏0.5kg,白灰0.5kg,含水量60%~65%。

  主料木屑要过筛处理,根据灭菌锅的容量、劳力情况在装袋前夜将主料预湿,第2d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含水量68%,即可装袋。实践证明,如果条件允许可提前3~5d将主料预湿发酵后,加辅料再装袋,这样既可改善持水性,又能诱发杂菌孢子萌发使灭菌更彻底。装袋、灭菌、接种按香菇菌种制作的常规方法进行。

  2.3 栽培方式 韩杏1号菌株以熟料栽培为主,袋栽一般以17cm~33cm×0.04cm塑料袋(装干料0.4~0.5kg),单头出菇。大面积栽培采用15cm×55cm×0.04cm塑料袋(装干料0.8~1.0kg),单面打孔接种,出菇效果更好,既方便管理且成本相对较低。

  2.4 出菇管理

  2.4.1 排场出菇 菌丝满袋后,即可排场出菇。目前袋式栽培出菇方式有直立式排袋、墙式单垛两头出菇、墙式双垛一头出菇、长袋斜立式出菇等多种形式,其中以直立式出菇管理较简单,商品菇质量好,但占地面积大,而墙式垛袋栽培单位面积投料量大,利用率高,辽宁地区多采用这种栽培方式。排袋前先挖掉接种孔处的老化菌种,以刺激原基分化,但需注意避免接种孔积水。

  2.4.2 适时疏蕾 为保证子实体质量,对出菇口处原基分化过密的原基要适时进行疏蕾,每个出菇口保留2~3个原基为宜。

  2.4.3 环境因子调控 韩杏1号菌株原基分化对温度比较敏感,偏向于恒温结实性。过大的温差不利于菇蕾的发生,出菇期间要掌握较低的环境温度和较高的相对湿度。实践中当菌袋发满菌丝后边排袋边松动袋口(不开口)以增加袋内供氧量,给予300~500lx散射光,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控温在18~22℃,控湿在75%~80%,继续培养7~10d,让菌丝充分成熟,再将温度降至12~15℃,增加空气湿度在85%~95%,每天通风2~3次,诱导原基形成,整个管理过程尽量调控好温、光、水、气关系,切忌热风、干风、强风直吹菇体,造成幼菇发黄萎缩。

  出菇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袋口不可在现原基前打开,以免受袋外大环境温、湿、气不稳定影响,使原基形成受阻或出菇不整齐。②出菇小环境气温达到20℃以上不易现菇蕾,超过22℃将造成萎缩至死,低于8℃不现蕾,温度在13~15℃时出菇快、菇蕾多、生长齐,出菇后控温在13~18℃,成菇后期降温至15℃左右能明显提高产、质量。③催蕾期控湿90%~95%,幼菇后期控湿80%~90%,防止长期高湿引发病害,管理后期稍偏千些,能延长商品的货架寿命。空气湿度在80%以下要适当喷水增湿,切忌把水直接喷于菇体上,以免引起子实体黄化,严重时引起腐烂。④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好,菇蕾多,菌盖正常,菇形好,质量好,产量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21100.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上午12:15
下一篇 2025年2月12日 上午12:19

相关推荐

  • 长毛兔催毛方法、催毛频率和注意事项

      酒、姜催毛:将适量姜汁和白酒混合后,涂抹长毛兔全身。   韭菜、黄豆催毛:对兔子进行拔毛,拔毛前后喂食韭菜和黄豆。   生鸡蛋催毛:在饲料中添加生鸡蛋。   胱氨酸催毛:在饲料中添加25mg的胱氨酸。   鱼肝油催毛:在饲料中添加含维生素A1500的鱼肝油。   微量元素催毛:在饲料中添加蛋白粉、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钴。      一、酒、姜催毛   1…

    种植问答 2023年5月14日
    00
  • 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种公猪的管理方法

      合理饲养:公猪饲料要满足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要。   合理利用:公猪应合理利用,不能过频。   及时调教:公猪一般在6月龄开始调教。   加强管理:公猪的圈舍要适当大一些;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加强种公猪运动;定期检查公猪精液质量;做好防寒降暑工作;定期对种公猪进行体内和体外驱工作等等。      一、合理饲养   公猪饲料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需求,…

    种植问答 2023年5月14日
    00
  • 红小豆的种植技术,什么是红小豆

      选种:选择皮薄粒大、颜色鲜艳、籽粒饱满、淀粉粒沙性好的品种。   轮作:红小豆忌连作和重迎茬,最好选择没种过豆类作物的地块。   播种:通常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中旬播种。   除草:适时中耕除草。   施肥:应巧施氮肥,重施磷肥,适当增施钼肥和菌肥。   病虫害防治:以生态调控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一、什么是红小豆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

    种植问答 2023年5月4日
    00
  • 稻田打完除草剂何时才能进水

      进行茎叶喷雾时,可在施药后的第2天进水,并将水位保持在2-3厘米,持续5-7天,缺水时要立即灌水。   进行封闭除草时,从播种后至水稻现青前都要保持土壤的湿度,表土干燥时要灌入“跑马水”。   施药后保水一段时间能避免杂草再次萌发,促进壮苗早发。      一、稻田打完除草剂何时才能进水   1、如果用药方法为茎叶喷雾,则可以在施药后的第2天进水,并将田…

    种植问答 2023年5月15日
    00
  • 温室茄子顶叶凋萎

      1 病症 植株顶端茎皮木栓化龟裂,叶色青绿,边焦边黄化:果实顶部肉皮下凹,易染绵疫病,烂果。   2 发病原因 碱性土壤中,夏季由低温弱光期转入高温强光期,地上部蒸腾作用增大,但根系吸收能力弱,造成顶叶因缺钙、缺硼而凋落。   3 防治方法 注意此时对叶面补充钙硼肥,遇高温强光天气要注意通风降温,发生绵疫病时可喷施波尔多液,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真菌性药剂…

    种植问答 2025年3月4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