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的耐泡,指的是普洱茶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普洱茶冲泡的泡数从几泡到几十泡不等,有的甚至更多。这主要是从茶叶内含物质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普洱茶的制作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其内含物质的含量普遍比中小叶种茶更高。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是形成茶叶内质主要理化成分之一。研究表明,茶树品种中内含基质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重要化合物含量越高,越有利于茶品质的形成。

影响普洱茶耐泡程度的七大因素
1、茶树品种。 茶多酚作为普洱茶后期存贮转化的最主要基础性物质,古树茶更高含量的茶多酚也意味着具有更高的后期转化价值和陈化空间。
2、茶树树龄。而通常,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大的古树普洱茶比树龄小的普洱茶更耐泡;春茶相比秋茶来说内含物质更加丰富,所以会比秋茶耐泡;一芽两叶、三叶的也较为耐泡。

3、制茶工艺。
做茶工艺中揉捻越重,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水浸出物溶出也越快,耐泡度就会相应降低。反之,揉成泡条的普洱茶,由于细胞壁破损不大,内含物质析出缓慢,相应显得较为耐泡。
4、茶品形状。普洱茶压制成饼后,不仅有利于内含物质更充分的转化,也能大大减少存放期间茶多酚、茶内含物质的逸散。因此,以何种形态保存(紧压茶或散茶),也会影响到普洱茶的耐泡程度。
同理,茶撬得越碎,水浸出物溶出越快、越不耐泡,茶条完整,水浸出物的溶出有规律,就相对耐泡。
5、茶品年份。茶品的耐泡度与存放时间不是单纯的“斜向上”或“斜向”下直线,也不是简单的抛物线,其实更像是波浪线。一段时间内会更耐泡些,一段时间又不耐泡。
一款存放年限恰好达到最佳品饮期的老茶,就好像一个沉睡的人,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唤醒。越老的茶,唤醒的时间需要更长,如在冲泡时,要多洗茶一遍,这样更有利于茶中的物质析出、释放,冲泡出来的口感更好。
6、投茶量。比如用300毫升的紫砂壶泡茶,每100毫升水投茶4g左右口感较佳,表现耐泡,投茶量过少相对而言则不耐泡。

7、出汤速度。冲泡出汤速度越慢,茶浸泡的时间越长,溶出的物质越多,茶叶就容易出现不耐泡的现象。
正如影响耐泡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决定普洱茶品质的因素也有很多,而耐泡程度只是衡量标准之一。
耐泡度是判断茶叶质量的一个方面,体现了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经得起冲泡,但是与茶叶好坏并无绝对关系。
有时候对耐泡性的过于追求,反而会影响我们对所试茶品的体验,忽略茶叶的真正品质,然而,普洱茶的品质由原料、工艺、香气、口感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因此我们采购的时候也不必过于究于耐泡性,适口即为珍品。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荣瑞祥匠心普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