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这个肥料里氨基酸检测的事儿,就是那个国标。这事儿我可是从头到尾折腾好一阵子,现在就来跟你们说说我是咋一步步搞定的。
咱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就到处找资料。看到网上说有啥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还有“柱前衍生-液相色谱仪法”,听着就挺玄乎的,感觉不是咱能轻易搞定的。还解到以前有些老办法,像啥“茚三酮比色法”、“甲醛滴定法”,要么结果不咋地,要么操作起来麻烦得很,咱这小实验室可没那么多功夫折腾。
后来看到一个叫“T/XXX XXXX—XXXX”的标准,说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肥料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我想这法子听起来还算靠谱,就决定试试看。
我先是准备一堆瓶瓶罐罐,按照标准里说的,把那些啥“磺基水杨酸”、“EDTA”都配成溶液。这玩意儿得小心点儿,比例啥的都得按标准来,差一点儿都不行。还弄个啥“混合氨基酸标准液”,说是仪器公司卖的,咱也没这玩意儿,就先用别的法子顶上。这一步我当时也是胡乱弄的,现在想想还真是捏把汗。好在后来我找到靠谱的供应商,算是解决这个大麻烦。现在回头看,这一步还真是挺重要的,要是标准溶液不准,后面测出来的结果肯定也不对。
然后就是把肥料样品用那个磺基水杨酸处理一下,说是要沉淀蛋白质。这步我倒是没遇到啥大问题,就是加试剂的时候得慢点儿,别一下子倒猛。之后再加那个EDTA溶液,说是可以把金属元素给络合,释放出氨基酸。这一步我记得当时还挺顺利的,没啥特别的。
就是用那个分光光度计来测。把处理好的样品放进去,等它“嘀嘀嘀”一阵子,结果就出来。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的。不过这还只是初步结果,还得根据标准里的公式算一下,才能得到最终的氨基酸含量。
这中间也走不少弯路。比如说,一开始我对这个分光光度法还不太熟,仪器操作啥的都得现学。记得有一次,我把样品放进去半天都没反应,后来才发现是操作步骤弄错,当时真是急得满头大汗。还有,那个标准溶液的浓度也得控制太浓不行,太稀也不行,这都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还遇到一些标准里没有提到的问题。比如说,有些肥料样品的颜色比较深,直接测定的话会影响结果。这时候就得想办法先做一些预处理,把颜色去掉或者减淡,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再比如说,不同类型的肥料,其中的杂质含量也不一样,这些都可能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干扰。为解决这些问题,我还特意查阅一些资料,也请教一些同行,才算是把这些坑都给填上。
经过反反复复的测试和验证,咱总算是把这套方法给建立起来。现在再测肥料里的氨基酸含量,咱心里可就有底多。这个过程虽然挺折腾人的,但也确实学到不少东西。
所以说,这做啥事儿都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遇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不能轻易放弃。咱这经验,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要是你们以后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妨试试我这套法子,说不定能少走一些弯路。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主要也是记录下我自己的实践操作。希望对大家伙儿有所帮助!以后有啥新的实践,我还会继续来跟大家唠唠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2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