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跟大家掰扯掰扯这个肥料里氨基酸总量是怎么测出来的。一开始我也挺懵的,这玩意儿听着就挺玄乎,啥氨基酸?啥总量?咋测?
不过咱不能慌,遇到问题就得解决问题。我先是到网上一通搜,想看看有没有啥现成的法子。你还别说,真让我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像什么“农业标准水溶肥料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NY/T 1975-2010”,还有什么“单指示剂与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看得我脑袋都大。这些专业名词一套一套的,咱也看不懂!不过从这些资料里,我大概摸到点门道,好像可以用什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或者“柱前衍生-液相色谱仪”来测。这俩设备一听就很贵的样子,咱这小作坊可买不起。
继续找资料,发现大家伙都觉得原理就是用一个叫“磺基水杨酸”的玩意儿把肥料里的蛋白质先给沉淀下来。沉淀完后,加点EDTA把金属元素给络合,这样氨基酸就自己跑出来。然后把各种氨基酸通过某种方法给分开,用一个叫“茚三酮”的试剂让它们显出色来。说是氨基酸越多,颜色就越深。这个听起来倒还算能理解。
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我还是没头绪。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找个简单点的法子?毕竟咱这是实践,又不是搞科研,没必要弄得那么复杂。我想着既然氨基酸和茚三酮反应能显色,那我是不是可以直接用这个原理来测?
说干就干,我找来磺基水杨酸、EDTA 和茚三酮这些试剂。先把肥料样品溶解,然后按照网上找的比例加磺基水杨酸溶液,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离心取上清液。这上清液里应该就是除蛋白质以外的其他东西,包括我们要测的氨基酸。然后我加点EDTA,摇匀,再加入茚三酮溶液,并在沸水浴加热。按道理说,这个时候溶液就应该变色。果然,溶液慢慢变成蓝紫色!
当时我还挺兴奋,觉得这事儿成!但是问题来,我咋知道这个颜色深浅代表多少氨基酸?总不能凭感觉?这不科学!所以我又找来一些已知浓度的氨基酸标准品,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然后和我的样品进行对比。大概比划出我的样本氨基酸的量。
实践结果
- 配置溶液:我按照网上说的比例,配制磺基水杨酸溶液、EDTA溶液和茚三酮溶液。
- 样品处理:我取一定量的肥料样品,溶解,加入磺基水杨酸,静置,离心,取上清液。然后在上清液中加入EDTA溶液,摇匀,再加入茚三酮溶液,放到沸水浴里加热。
- 显色反应:溶液逐渐变成蓝紫色,和我预想的一样!
- 对比分析:我用已知浓度的氨基酸标准品做对比实验,确定我测的样本氨基酸的量。
这回实践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中间也遇到不少问题,但还算是成功。我这个法子肯定还不够完善,比如怎么定量分析?怎么提高准确度?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不管怎么说,这回实践还是让我收获不少,起码我对肥料里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算是迈出第一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