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是主动
#风尚新农人# 有机氮与有机氮的区别
#微头条日签# #技能改变生活#
“植物吸收营养有两种方式:主动式和被动式。原始森林之所以茂密,全靠自我循环的机制,令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达成了高度一致。
氮分为无机氮和有机氮,无机氮主要是以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形式,属于被动式,以盐的形式存在。比如我们吃黄瓜,把盐洒在黄瓜上会出水。
为什么用了化肥要大量的耗水?
因为化肥使用不当、浓度高的话就会把根系给“烧”了。
有机氮则是小分子的有机态氮,如各种氨基酸等,在植物的吸收过程中属于主动式。”
食用菌是通过什么方法吸收营养物质的?它又会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本文系作者一直勇往直前不放弃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食用菌生长发育需要从基质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相对分子质量、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它们进入细胞要克服重重阻碍,如细胞壁、胞间质、细胞膜等。细胞壁是一种网状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左右的物质可以透过,超过700的物质不能透过。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单糖、氨基酸能自由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壁。
食用菌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生长基质是天然有机物质,如枯木、稻草、枯枝落叶等,它们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和淀粉等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不溶于水。对这些大分子营养物质进行吸收之前,首要问题是对它们进行降解。食用菌能分泌各种胞外酶,将它们降解为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然后才能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吸收不仅受到细胞壁的限制,还受到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屏障的影响。细胞膜控制着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物的排出,影响着细胞代谢、生长和分化。因此,膜转运机制是食用菌生理学的重要内容。细胞膜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扩散通道和主动转运。
食用菌栽培
自由扩散是一类依靠纯物理学原理而进行的营养物质吸收过程,脂溶性物质如有机酸、短链烷烃、长链脂肪酸等,可以通过浓度差自由扩散到细胞内亲脂性代谢产物、气体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细胞外。营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行吸收,不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一样,营养物质由于膜内外浓度差而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但与自由扩散不同,营养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通透酶协助,因此具有选择性。扩散通道就像一扇压敏阀门,它可以短时间开启,让离子顺着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通常当细胞膜带正电时,阀门打开,离子进入细胞;当细胞膜转变成带负电时,阀门关闭。钾离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食用菌栽培
主动转运是一个需要耗能的过程,由ATP提供能量。这种方式能逆浓度梯度进行吸收,即细胞内的浓度可以高于细胞外的浓度。许多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如糖、氨基酸和离子等。1.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依靠主动吸收。细胞内钾的浓度能比细胞外高出5000倍。二价元素的吸收需要伴随着磷的吸收,如果缺乏葡萄糖和磷,二价元素就难以吸收。钾能极大地促进二价元素的吸收,但二硝基酚、叠氮化合物和砷酸盐则抑制二价元素的吸收。磷、硫的吸收也是主动吸收。磷主要以H2PO4形吸收。钾能促进磷的吸收,但受到砷酸盐和能量代谢抑制剂的抑制。运载硫的透性酶也可以运载亚硫酸根、铯酸根和钼酸根。硫的吸收受铬酸盐离子的竞争性抑制。由于缺乏灵敏的检测技术,对硝酸盐的吸收过程研究较少,一般认为其与硝酸还原酶有关,但并不是由于硝酸还原酶产生浓度梯度而进行的扩散作用。氨离子可以直接被菌丝吸收,但它是主动吸收。
金针菇栽培
2.氨基酸的吸收、氨基酸的吸收属于主动吸收。氨基酸种类多,通常由不同的载体蛋白来完成吸收过程,但有些氨基酸可以由2种或多种载体蛋白载运进入细胞内。3.单糖和二糖的吸收、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通常单糖的吸收在高浓度时表现为自由扩散作用而进行被动吸收,在低浓度下则表现为主动吸收过程。二糖包括纤维二糖、麦芽糖和蔗糖等。蔗糖的吸收是在细胞壁上转化酶的作用下,将蔗糖降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才进行吸收。菌丝分泌于胞外的B-葡糖苷酶、麦芽糖酶,将细胞外的纤维二糖和麦芽糖降解为葡萄糖之后,再进行吸收。
食用菌栽培
4.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与吸收、纤维素是食用菌生长所需的主要碳源,菌丝通过分泌胞外酶对纤维素进行降解。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酶和B-葡糖苷酶。在分解天然纤维素时,首先由C酶随机作用于天然纤维素长链的薄弱点,切割成短链,产生许多可反应的链端,然后由C1酶从这些短链的非还原端逐个切下纤维二糖,最后由β-葡糖苷酶将纤维二糖降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或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内。在天然的基质中半纤维素普遍存在,其是由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糖、乳糖以及糖醛酸混杂而成的杂聚物。半纤维素所包括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半纤维素酶也各不相同,如木聚糖由木聚糖酶水解、阿拉伯聚糖由阿拉伯聚糖酶水解。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易分解,但也需要多种酶促反应才能完全水解。
香菇栽培
5.木质素的降解与吸收、构成木质素的成分复杂,一般认为其是由一个苯酚丙烷单体所组成,每个单体由松柏基、芥子基及香豆基醇所构成。纤维素或蛋白质的降解最后都产生可溶性的单体,而木质素的降解则不同,通常先进行氧化,使芳香环开裂,破坏木质素网络结构。至今为止,对木质素的降解过程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真菌对木质素的降解与胞外酚氧化酶(如漆酶)有关。食用菌对木质素的降解通常不是直接为菌丝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而是为了纤维素酶能降解被木质素网状结构包围的纤维素。6.蛋白质的降解与吸收真菌细胞膜只能透过带有3~5个氨基酸的短肽,因此菌丝对基质中蛋白质的利用需要先进行降解。菌丝能分泌胞外蛋白酶和肽链端解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将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或短肽。
食用菌是通过什么方法吸收营养物质的?它又会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临沂富豪—阜丰集团李学纯:全球第三大玻尿酸供应商如何炼成?
走过22年发展历程,位于临沂莒南的阜丰集团有限公司(00546-HK),从一个地方小味精厂,成长为拥有七大生产基地的生物发酵龙头企业,并成为全球第一大味精、黄原胶和氨基酸制造商、全球第三大透明质酸供应商。被业界誉为“味精大王”的董事长李学纯,在本报独家编制的《2020山东创富榜》中以21.45亿创富值位列186位。在李学纯的带领下,阜丰集团靠“种玉米打价格战”奠定了味精龙头企业的地位,并在生物发酵的赛道上进行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探索。
抓住时机进军味精生产
1955年,李学纯出生于莒南县李家扁山村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1982年,大学毕业的李学纯赴原莒南县酒厂参加工作,任技术员,1985年12月任厂长、党委书记。
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改革的号角吹响,部分国企破产重组。相关报道称,那时李学纯便瞄上了与酒厂一墙之隔的山东莒南味精厂。“一方面情况熟悉,另一方面听说这家厂资源不错,如果管理搞好了,肯定能赚钱。” 李学纯说。
1999年,李学纯召集40多名同事集资195万元,买下了这家净负债2000万元左右的味精厂,改名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在当时的沂蒙山区,195万元不是小数目,因此李学纯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毕竟这个厂搞不好,很多人就要倾家荡产。”
厂子有了,设备如何解决?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李学纯便提出购买其他工厂的二手设备。据介绍,当时房地产开发热席卷全国,不少位于城市的化工厂难逃被拆迁的命运,还有不少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味精厂,都有大量生产设备闲置。李学纯后来回忆称:“当时人家一个车间价值千万的的设备,我们花10万元就买下了。买3台新锅炉本来要花超过一千万,但我们买二手的只花了30多万元。”
依托设备成本优势,公司不仅无需背负经济压力,生产成本在同行业内也属于最低。三年之后,公司的谷氨酸年产能达到五六万吨,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进入全国前十名。
阜丰集团董事长李学纯(资料图)
打价格战成为行业“老大”
在企业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发展过程中,李学纯意识到,企业必须找到更便宜的原料,也就是决定谷氨酸成本的玉米和煤。据李学纯介绍,在阜丰味精的生产过程中,玉米和煤炭各占总成本的50%和15%。
为此,李学纯带领阜丰顺应西部大开发的潮流,去西部建设生产基地。2004年,阜丰在陕西宝鸡设立了年产6万吨的谷氨酸工厂。据了解,陕西当地的玉米和煤炭比东部沿海地区便宜很多,基于成本优势,李学纯开始连续大规模扩产。
秉承着同样的逻辑,李学纯将工厂先后开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和新疆乌鲁木齐,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成本优势,把成本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最终把价格优势转化为市场占有率。
相关报道称,内蒙古每斤玉米要比山东便宜4分钱,每吨煤炭价格仅为山东的1/3,面对巨大的成本优势,李学纯在呼和浩特连续上马了总计年产24万吨谷氨酸的生产线。正值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这成为李学纯进一步占据市场的大好时机。
李学纯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当时我们的毛利率在30%左右。2007年开始,玉米价格大幅上涨30%,其他味精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很快,我们主动降价,把毛利率降到10%—12%的位置。”在这样的价格面前,阜丰通过市场占有率把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淘汰掉,全国味精企业由分散的200多家集中到几家。
价格战之后,阜丰谷氨酸毛利率重新回到30%,集团营业额则从2007年的24.5亿元跃升至2008年的35.9亿元,并于2007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生物发酵领域多元化发展
成为味精龙头企业后,李学纯并未满足于此,他认识到:“味精是一个传统行业,全国每年味精消费量在160万—180万吨,虽然每年味精的消费还在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是一个行业终究有限度的。”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开发多元化产品,李学纯首先瞄准的就是增长潜力较高的黄原胶。
2003年起,李学纯开始用通过味精完成的原始积累进行黄原胶项目研究。相关资料显示,黄原胶主要应用于食品和化工行业中,起到增稠剂的作用,世界上只有3-5个国家能够生产,主要原料也是玉米。依托在全国各地建设的工厂和低成本玉米,阜丰的黄原胶产品毛利率可以达到35%,李学纯表示,低成本仍然是阜丰黄原胶的有力武器。
向国际化企业进军
布局多元化产业的同时,阜丰也逐渐走出了国门,向国际化生物发酵企业转型。
2019年阜丰集团20周年庆典在齐齐哈尔市举行。彼时,阜丰集团谷氨酸钠、黄原胶、苏氨酸等主导产品已出口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产品成为世界第一。会上,阜丰集团的合作伙伴日本味之素动物营养集团、丹麦诺维信集团、德国赢创工业集团都对阜丰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正面评价。
(山东商报记者 孙姮 李雨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