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就来聊聊这肥料氨基酸配方的事儿。一开始我也没咋当回事,觉得这玩意儿不就是肥料嘛有啥好研究的?可后来我这一上手,还真发现这里头门道不少!
最初我是咋开始的?就是看到网上都说这氨基酸肥料能让庄稼长得壮,产量高,而且还环保。我就寻思,这玩意儿真这么神?得,咱也来试试!
于是乎,我就开始搜罗各种资料,看人家都是咋配的。这一看可不得,各种配方五花八门的,啥豆粕粉、红糖、食醋,还有啥EM菌,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心想这可不能乱来,得找个靠谱的方子。找好几天资料,问不少行家,又看不少实践经验我心里就有大概的方向。
我就开始动手实践。第一步,准备原料。我按照一个老农的方子,准备豆粕粉、红糖、食醋,还有那个啥氨基酸叶面肥发酵剂。这些东西,有的家里就有,有的得去市场上买。我还特意买一个大缸,专门用来发酵。
第二步,混合原料。我按照比例,把这些东西都倒进大缸里。你别说,这活儿还挺累人,特别是那个豆粕粉,一大袋子,搬来搬去的,可把我累坏。倒完之后,还得使劲搅拌,让它们充分混合在一起。这个步骤很重要,是制作有机肥的第一步。而且这一步完成的好坏,决定后面发酵时间的长短。一定要记住均匀地搅拌好这些原料。
第三步,加水发酵。原料混合好之后,我就开始往缸里加水。这水也有讲究,最好是井水或者矿泉水,说是里头矿物质多,对发酵有好处。我,就用家里的井水。加完水,我就把缸盖上盖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慢慢发酵。发酵过程中要时常观察,如果发现水分蒸发的太厉害,就要及时补充水分。
第四步,观察发酵情况。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每天都去看看那个大缸,闻闻味儿,看看有没有啥变化。刚开始几天,没啥动静,后来慢慢地,就能闻到一股酸酸的味道,还冒着气泡。我估摸着,这应该是开始发酵。这里不同的材料发酵的时间也不同,而且在发酵的过程中,会有很刺激的味道,所以不建议在室内制作有机肥,而应当放在室外比较通风的位置,避免产生太大的气味。
第五步,完成发酵。大概过十几天,那股酸味儿慢慢变淡,颜色也变成深褐色。我找根棍子搅搅,感觉里头的东西都软烂,差不多可以用。这就是发酵结束。
我就把这些发酵好的肥料拿去种菜。你还别说,这效果真不错!菜苗长得那个壮实,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而且我发现用这个自制的氨基酸肥料,病虫害也少,菜的口感也比以前好多。整个实验过程,我把它整理成一个表格,方便以后查阅和改进。
- 豆粕粉或黄豆粉:50公斤
- 红糖:1200克
- 食醋:720克
- 氨基酸叶面肥发酵剂:500克
自制氨基酸水溶肥
- 井水(含矿物质水最好) 200L
- 米糠或者麸皮 10kg
- EM益生菌 1L
- 红糖 1kg
- 食盐或者尿素 1kg
这回实践让我收获满满。不仅学会自制氨基酸肥料,还体验一把当“农民”的乐趣。以后,我打算继续研究这个,争取做出更好的肥料,让我的菜园子更加丰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