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氨基酸的单体
【黄芪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理作用有哪些?】
?
黄芪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黄芪入肺脾经,具有扶正祛邪、补肺益气、补虚固表等功效,其能够与哮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相对应,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而从现代药理角度来说,黄芪不仅被观察到能改善使用激素类药物后产生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在哮喘治疗中发挥减轻炎症、改善气道重塑、调控免疫状态、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活性。
?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不仅能增强体液免疫水平,还能提升细胞免疫水平。 单体黄芪主要包括 黄芪黄酮类、黄芪皂苷类、黄芪多糖类、氨基酸类、微 量元素(硒、锰、铁、锌、铜) 和生物碱类等,其中 与治疗哮喘息息相关的组分有黄芪总黄酮、黄芪总 皂苷、黄芪多糖类等,均在抗炎活性、免疫调节作用 及改善气道结构重塑、抗氧化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 作用。 黄芪对于哮喘的治疗作用具有特异性,能重 塑机体致炎/ 抑炎平衡调控机制,与现代医学干预手 段相比,减少了药物依赖性等不良情况,使哮喘患者 生存及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
研究表明,黄芪的各项药理作用均发挥了其改善肺功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层面黄芪补肺益气,使 肺主纳气,从而主宣发肃降,使肺主通调水道,从而水湿津液得以敷布全身,使肺主治节,全身气机得以 顺畅。 同时黄芪入脾经兼有补脾之效,能够补益中焦,运化体内水湿,使其排出体外。 黄芪能够发挥其 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通过控制炎性细胞的聚集及 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增 殖浸润状态,减轻气道的炎症级联反应,改善气道高 反应性和肺功能情况。
?
当然,在临床实际治疗中,用黄芪治疗支气管哮喘需要一定的治疗剂量和适宜的给药方式,请您一定遵守医生的诊断,切勿自行用药。
#生命摆渡人##健康明星计划##药事健康超能团#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01197-氨基酸
氨基酸 amino acid
甘氨酸分子模型
一类既含氨基又含酸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已发现的氨基酸、亚氨基酸有7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L-型的α-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严格地说19种氨基酸和1种亚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所必需的。
丝氨酸分子模型
α氨基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同时接有氨基、羧基、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R)。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Gly),它的侧链基团都是氢原子。其他含有脂肪族侧链基团的有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侧链含有脂肪族羟基的有丝氨酸(Ser)和苏氨酸(Thr);侧链含有芳香族基团的有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组氨酸(His)的侧链为咪唑基团。除了上述的中性氨基酸外,还有在中性环境带有正电荷的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两种碱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是两种酸性氨基酸。后两种酸性氨基酸的侧链羧基为酰胺所代替时各成为谷氨酰胺(Gln)和天冬酰胺(Asn)。此外还有两个含硫的氨基酸,半胱氨酸(Cys)和甲硫氨酸(Met)。除Gly外,α-氨基酸都有两种异构体,分别称L型和D型。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脯氨酸(Pro)是一个环亚氨基酸,它的结构见图中的(2)。此外,在蛋白质中还有很罕见的硒代半胱氨酸和吡咯赖氨酸。
异亮氨酸分子模型
蛋白质中的这些氨基酸均是由三联体核苷酸编码的。在蛋白质分子成熟过程中,有不少氨基酸的侧链经过酶的作用转变成它们的衍生物。这是蛋白质翻译后加工的一个重要内容。
脯氨酸分子模型
有些氨基酸,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缺乏这些氨基酸会导致营养不良。这类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对人体来说,必需氨基酸包括:Val、Leu、Ile、Thr、Phe、Trp、Lys和Met。而Arg和His仅是婴儿必需的,需适量补充。
色氨酸分子模型
α-氨基酸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它们的氨基和羧基都能电离,可成为兼性离子。二是它们同时具有亲水-疏水性质。此外,它们形成α-螺旋和β折叠链的倾向也各不相同;它们的侧链R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别;分子中的一些带负电性的原子还能形成氢键。这些性质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均产生很大的影响。
苯丙氨酸分子模型
除了参与蛋白质形成的常见的20种氨基酸外,在机体中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氨基酸。如高等动物代谢中间产物鸟氨酸和瓜氨酸,起激素作用的甲状腺素(即碘代酪氨酸),以及作为神经递质的γ氨基丁酸等。植物中也有许多种游离氨基酸,其功能多数尚不详。
赖氨酸分子模型
氨基酸不仅是机体中构成蛋白质的必不可少的组分,还是合成肽的原料和重要的试剂。还可用作调味剂、食物添加剂和药物。谷氨酸钠盐,即味精,世界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Gly可作甜味剂。许多种氨基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急救药,用于补液。个别氨基酸也可药用。
缬氨酸分子模型
生产氨基酸的主要方法是发酵法,几乎找到了生产所有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的发酵菌。如L-Glu、L-Lys、L-Arg等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利用酶的专一性,可将其底物转变成相应的氨基酸糖。例如天冬氨酸酶可以将富马酸转变成L-Asp。微生物发酵法价格低廉,但是酶法的产物容易提纯。
天冬氨酸分子模型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1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01197-氨基酸
这两天查阅了一些关于971的资料,国内文献很少,主要是外文文献,简单再聊聊它。
甘露特纳胶囊(GV-971)是中国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GV-971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获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安全性较高)。
不过,该药在临床数据、作用原理等方面被部分学者质疑,自获批上市之初,就争议不断。个人认为目前关于脑—肠轴的研究很多都不明朗,虽然比较热门,但是搞得包括肿瘤、神经、精神疾病在内的一大堆疾病都与之有关联,难免容易让人质疑有调节作用的GV-971。
国家医保局已将甘露特纳胶囊(GV-971)列入“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范围。2020年、2021年均申报成功,且均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2020年谈判失败未被纳入目录。在今年的调整中,经过32名专家评审,得到了70.47的平均分,按规则给予该药谈判资格。通过谈判,降价66.92%纳入目录。接下来可能国内医生可能会更多医师使用该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在阿尔茨海默病脑—肠轴假说认为在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包括必需氨基酸在内的代谢产物异常增高,最终活化了脑内M1型小胶质细胞,诱发大脑神经炎症,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目前研究发现甘露特钠GV-971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机制:
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积累,降低大脑神经炎症,减少脑内AB沉积和Tau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此外,甘露特钠GV-971还能直接透过血脑屏障,通过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Aβ,抑制Aβ的形成,以及使Aβ纤维缠结解聚为无毒单体。
过去20年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究几乎全军覆,临床失败率高达99.6%,实践出真知,GV-971能否被认同需要实践来检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