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原料有毒吗
零食饼干致癌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2019年1月19日,让整个零食业市场都受到影响的新闻么?就在当时,中国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一项新的检测结果,在他们检查的51款大众品牌类型的饼干中,绝大部分都检测出了致癌物质。消息一出,掀起轩然大波,整个食品工程的安全性都受到了质疑。
时隔2年,又一次,还是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再一次公布了5款,里面含有致癌物质的饼干品牌。在这一系列品牌中。很多朋友会发现,大家最为熟知,流传最广的奥利奥,居然也在其中。
知道这个消息,可能很多朋友又会重演2019年的场景,开始对自己吃过的饼干质疑,开始担心自己癌症的潜在威胁。连续两次,在这些饼干里,到底藏着什么致癌隐患。

又有5款饼干查出致癌,饼干还能不能吃呢?
报道中所提到的,饼干中致癌物的全名,叫做丙烯酰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A级致癌物。
说它的学名,可能很多朋友会云里雾里,但是实际上,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丙烯酰胺又被称为“还原糖”,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为糖分与氨基酸在高温烹饪的过程中结合而少量产生。
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在家烧烤,使用烤箱,做油炸食品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丙烯酰胺。根据医学研究显示,理论上,丙烯酰胺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生殖器类型癌症的隐患,但是目前并没有实际案例,能够证明丙烯酰胺对癌症的具体影响性。
综上所述,饼干中,的确存在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定的2A级致癌物,丙烯酰胺,但是丙烯酰胺同时在我们日常饮食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致癌的危害也仅存于理论中,而并非实际临床上。饼干能不能吃?自然也是可以吃的。
不过,可能有些朋友,仍然对丙烯酰胺的“理论致癌性”感到耿耿于怀,继而对饼干也有点不敢下口。还请大家不要过分担心,如果实在担忧饼干可能潜藏的致癌隐患,在吃饼干的时候规避掉一些事项,也能够有效隔绝可能产生的理论致癌风险。

担心理论致癌?别着急,吃饼干时规避2点即可
①一次性吃太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每人每天平均摄入丙烯酰胺的水平为20到30微克。摄入18微克以下,身体的代谢系统和自净系统就能完全将这些丙烯酰胺清除,继而隔绝隐患。
换算一下,18mg的丙烯酰胺,大概是半包饼干的份量。如果您实在担心,参考一下上述标准,每天少吃些即可。
②油炸类型的饼干
上文有提到,面粉中的糖类,在和鸡蛋等一些其他食材中的氨基酸,通过油脂高温烹饪后,所形成的丙烯酰胺,是相对较多的。
因此,担心理论致癌,想要完全避开隐患,油炸类型的饼干,其中含有的丙烯酰胺含量是相对较高的,尽量不要选择。更多的,例如无油烘焙之类的饼干,或许能成为您更好的选择。
但还是那句话,丙烯酰胺本身,只有理论致癌性,普通人吃饼干,并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太多影响,如果您实在介意,也可以参考上述两点,合理避开一些可能潜藏的隐患。还请自行进行斟酌。
不过,相比于饼干,一些其他的零食,反而更具实际的致癌风险。才是各位养生爱好者需要注意的对象。

一些常见的致癌零食,平时最好别吃
①槟榔
很多地方,尤其是湖南等地,很多人都将槟榔作为一种零食,将嚼槟榔当成一种兴趣爱好。
但实际上,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却是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定的一类致癌物,全世界大约有760%以上的口咽癌患者,都和曾经有过的嚼槟榔习惯有关。因此,虽然槟榔可能会给你带来短暂刺激,让你越嚼越香,离不开这种所谓的“零食”,但是为了健康起见,还请一定要抵制。
②酒心巧克力
相信朋友们都有吃过酒心巧克力,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也同样是致癌零食的一种。
原因就出在这”酒“字上,内含的酒精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分解成乙醇这种有毒代谢物,继而入侵肝脏,刺激肝脏形成炎症,增加癌症的患的风险。不仅如此,酒心巧克力的受众大多是一些喜欢糖果的儿童,对于孩子来说,酒精的隐患和危害,将会被无限放大,继而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还请家长们一定要多多限制。
③咸鱼干
咸鱼干这种食物,其实游离于零食和菜品之间,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酒友,就会将其当做零食用来下酒。
但是,咸鱼干在腌制和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是非常高的,而亚硝酸盐同样是致癌物质之一,摄入超标也会带来致癌隐患。因此,虽然不像槟榔一样,需要严格禁止。但是这里仍然告诫大家,尽量少吃,最好不吃,对身体健康负责。

总而言之,相比于饼干这种只存在潜在致癌的零食,一些隐藏在生活中真正的致癌威胁,反倒更需要我们注意,希望上述的这些范例,能够给予大家参考,在日常饮食中多多注意。
参考资料:
《香港消委会点名5款含致癌物饼干 马卫生部回应》2021.10.28.中国新闻网
第二次!5款饼干中被查出“致癌物”,医生辟谣:避开2点放心吃,零食饼干致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