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不是转基因先驱。
吃转基因食品改变人的基因吗?
转基因的“转”,是科学家把一个物种的基因,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例如抗虫作物,就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到玉米、棉花、水稻的基因组上,让玉米、棉花水稻具有抗虫性状。
基因是一段具有生物功能的核酸分子,属于核酸,由核苷酸组成,人的
十二指肠里的核酸酶可以把基因分解为核苷酸。这正如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酶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酶把脂肪分解为脂肪酸一样,食品里的基因被分解了,也就不存在了,也就不会进入人的基因组,更不会改变人的基因。
知识链接
基因故事
谈转基因,先要了解基因
1856年,奧地利修道士孟德尔在修道院里开垦出三分地,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试验。1865年孟德尔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认为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豌豆植株高矮、种子圆皱、花朵颜色等具体性状的遗传
900年,欧洲三位生物学家不约而同地发现孟德尔的论文并且做了重复试验,验证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创造了gene这个单词,读音为“基因”,用来表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1926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出版《基因论》,确认控制性状的基因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染色体”这个名称始于1888年,缘于给细胞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深色的棒状物,故名。
1936年,师从摩尔根的中国学生谈家桢博士,将gene音译为汉语“基因
1953年,美国人沃森、英国人克里克
在细胞染色体上发现双链螺旋状的分子结
构。这个分子叫脱氧核糖核酸,英语缩写为
DNA,而基因就是DNA的一个个片段。
如今,孟德尔当年所在的修道院成为著
名的旅游景点,那三分地的豌豆试验田仍然
保留着,被誉为遗传学圣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