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支链氨基酸有用吗
支链氨基酸作为老年营养关键共识,竟被美专家否定?营养师来解读
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Dudley W. Lamming研究团队发现:低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饮食可以显著改善小鼠的代谢健康,延长寿命。这种饮食限制有望转化应用到人类,以促进更长寿和更健康的生活,该研究已发表在《Nature Aging》三月刊上。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系副教授Dudley W. Lamming;图据《Nature Aging》
有句俗话: 人老腿先老
实际上,人老腿先老,增寿应先“增肌”,骨骼肌肉水平一定程度决定了老年人行动力,肌肉反应速度和肌肉含量则有助于理解那些“抗老人跌倒”和“缺乏骨骼肌包围的骨折现象”的预防/改善帮助。

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BCAA)在肌肉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一种配合抗阻运动、应用于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关键营养素,同时也是健身达人“所谓的”优质运动营养流行补剂。

其对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营养干预、营养治疗和围术人群的营养支持和营养恢复中占有重要作用。此外因其具有在肝脏代谢中特殊的生理作用,一直成为近十几年来的运动医学热点。
所以,应该说:人老腿先老,增寿应先增肌,补充优质蛋白质 / 特定氨基酸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老年抗阻运动后肌肉修复作用
笔者从看到一篇 “ 减少特定蛋白质摄取或有助于长寿 ” 单篇摘要报道 美科学家发现:减少特定蛋白质摄取或有助于长寿,所以整理、贯穿分析了该研究团队近一两年相关研究,带着疑问,跟着笔者来了解:
首先说说,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
老年肌肉衰减症:俗称少肌症,非肌无力、原发性肌肉萎缩。本来,肌肉与骨骼相互联系,共同调控,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
- 平衡杠杆运动
- 省力杠杆运动
- 速度杠杆运动

肌肉牵引骨骼主导运动
肌肉衰减综合征 (Sarcopenia) 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肌纤维质量下降、肌肉力量减小、肌肉耐力及代谢能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等为主要特征的增龄性退行性病征。

图片来自达能纽迪希亚报道
少肌症生理变化过程
- 大致从40岁起,骨骼肌就开始衰老,数量和质量平均每年减少8%左右;
- 小于70岁的人群中,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还不到20%;
- 到了70~80岁,发生率就已经达到了30%,而超过80岁,这一情况更是达到了近五成的比例。(澳大利亚统计局人口推算数据)

不同年龄骨骼肌含量和皮下脂肪含量的差异
肌肉减少,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健康,如步行、负重、上下楼、携带物品、自理生活等等。如果年轻时缺乏锻炼,肌肉储备不足,年老后肌肉会比常运动的人衰老得更快。
研究表明,当肌肉减少30%,将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可出现肌肉松弛、皮肤皱褶增多、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左中右(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图片来自网络
老年肌肉衰减征的易患人群、问题困扰

- 中老年人
-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者(素食为主的饮食、户外活动少、紫外线照射及维生素D合成减少)
- 慢性疾病患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肥胖人群
- 吸烟、饮酒过量(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足)
- 免疫风湿疾病患者、骨质疏松人群
- 某些原因引起体重丢失,如不科学减肥导致患病者

支链氨基酸是什么?
三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支链氨基酸,以两种特殊方式促进合成代谢(肌肉增长):①促进胰岛素释放,②促进生长激素释放。支链氨基酸中最重要的是亮氨酸,即酮异己酸(KIC)和HMB的前身。KIC和HMB可增加肌肉,减少脂肪,并为人体提供营养。乳清蛋白的BCAA含量较高,训练后应补充4-5克。

支链氨基酸BCAA在骨骼肌、肝脏代谢

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

血液中亮氨酸浓度变化趋势

应用BCAA的蛋白质(肌肉)相对合成率对比
支链氨基酸(BCAA)既有合成作用,也有抗分解作用,通过调节激素分泌,影响蛋白质合成。减缓肌肉疲劳,加速肌肉恢复,有助于机体吸收多种优质蛋白。缺乏其中三者之一:将导致肌肉丢失,同时,BCAA是老年肌肉流失中20种氨基酸中,“最先丢失”的3种氨基酸。

那么,近期来自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系副教授 Dudley W. Lamming 有关“减少特定蛋白质(BCAA)摄取或有助于长寿”的研究,又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减少特定蛋白质(BCAA)摄取或有助于长寿
2021年4月, Dudley W. Lamming 团队就曾在Cell子刊 Cell Metabolism发表过题为:The adverse metabolic effects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are mediated by isoleucine and valin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发现:支链氨基酸中的异亮氨酸与缬氨酸也许通过影响代谢来损害人体的健康。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摄入更少全氨基酸以及 BCAA 的小鼠表现出了更好的糖代谢功能,而减少其他非 BCAA 氨基酸的摄入并没有这种改善效果。这证明是 BCAA 的减少起到了这种改善作用。

GTT糖耐量实验
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低异亮氨酸饮食重塑了小鼠的肝脏代谢:

代谢组学实验
基于近些年以健康风险由高蛋白饮食带来的相关报道,2021年Dudley W. Lamming团队的报道中动物实验显示:摄入更少全氨基酸以及 BCAA 的小鼠表现出了更好的糖代谢功能,而减少其他非 BCAA 氨基酸的摄入并没有这种改善效果。这证明是 BCAA 的减少起到了这种改善作用;在针对三种 BCAA设计的饮食方案、以及糖耐测试 (GTT)等实验证明, 在 3 种 BCAA 中,只有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摄入的减少能够带来代谢方面的健康收益。
2022年开端,Dudley W. Lamming研究组的又发表了题为 Sex and genetic background define the metabolic, physiologic, and molecular response to protein restriction 的文章,该研究发现: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可以促进小鼠代谢健康,但是有益程度取决于性别、品种、限制水平以及年龄。

文章地址: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1.12.018

这次的研究发现,低蛋白水平饮食对健康有益,其有益的程度与遗传背景、性别以及年龄相关。除了遗传背景以及性别,小鼠的年龄也会对低蛋白水平响应具有影响,衰老会延迟性别依赖的代谢响应。

FGF21关键蛋白调控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针对美专家学术上的贯穿研究可以发现,低BCAA的负面健康作用结论得益于一定程度特异性:
-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代谢途径的拼图-guide作用,医学、营养学上具有一定前瞻性,未来相关研究将激烈展开;
- 研究结果依赖于动物遗传、性别、年龄等,而人类个体的骨骼肌约占全身重量的30%~40%;
- 且“直立行走”和“夜伏昼出”为肌肉功能开拓了不同的功能性领域(肌肉功能)和代谢条件,肌球-肌动蛋白合成途径上也存在天然差异;
普遍性上,BCAA是一个简单的氨基酸→合成复杂完整肌肉组织的过程,同时
- 在促进肌肉生长方面还具有和生长激素协同的效应,可以更好的促进肌肉生长;
- 减缓肌肉疲劳,加速恢复,降低运动时其它氨基酸从肌肉中的丢失,具有单纯提供蛋白质原料以外的防御保卫机制,并有助于机体吸收各种蛋白质,缺乏其中三者之一将导致肌肉丢失;
- 最重要的亮氨酸, 还可作为合成谷氨酰胺的底物, 而谷氨酰胺则能最大限度促进肌肉增长, 有利于蛋白质合成。
望远来看,本篇中报道的低BCAA负面健康问题,客观的在以下情况下将成为次要健康问题:围术人群的临床活动能力恢复、继发性疾病带来的长期卧床、老年肌肉衰减造成的自理缺陷,以及营养干预可以主导改善的终末关怀行为。

在各种疾病类营养组件的搭配,仍然具有营养科临床处方价值:
低蛋白血症、体重下降、抗病能力下降、意外事件上升、并发症、死亡率上升、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其他风险:味觉、嗅觉、咀嚼功能减退、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合成蛋白质功能下降、分解代谢功能下降、骨质疏松、心脏病、糖尿病、癌症、抑郁等。
最后带来科普《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节选,让我们正确认知少肌症: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我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约为8.9%~38.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8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高达67.1%,西部地区人群的患病率高于东部地区。肌肉的减少必然伴随着行动能力减弱,进而导致行动迟缓、平衡感差、容易摔倒;
而由于缺乏肌肉的牵拉负荷刺激,骨质疏松也常相伴发生。肌少症不仅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跌倒之后又容易骨折,并可能带来长期卧床、感染、失能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在社区老年人中,30%的65岁以上老人和50%的85岁以上老人每年至少发生一次跌倒。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1年)发现,65岁以上老人有1.9亿。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
期待更多、更新的健康资讯交流内容呈现给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常健康老诗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关注和交流,下期见!

常健康老诗
—— END ——
支链氨基酸作为老年营养关键共识,竟被美专家否定?营养师来解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