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土壤pH值偏高,一般在达到8.5以上时,土壤有效铁含量不足,树体易出现缺铁黄化。由于铁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小,难以再利用,因此缺铁首先表现在迅速生长的新梢幼嫩的叶片上,轻度缺铁时,新叶叶面均匀失绿,而叶脉仍为绿色,叶片变薄变小;稍重时,叶脉附近仍为绿色,叶肉变为绿黄色,叶面呈网络状;严重时,整个叶片呈黄白色,形成锈褐色枯斑、叶缘焦枯,树体逐渐衰亡。
植物吸收利用的为二价铁(Fe2+)而不是三价铁(Fe3+),而二价铁在碱性土壤中很容易被氧化形成三价铁从而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一般施入土壤中的FeSO4在碱性或石灰性土壤中会被氧化成三价铁而失去活性,采用此方法所用的铁肥量大且叶片复绿持续时间短,效果很不理想。
补铁的几项有效措施:
- 施用螯合铁肥
在土壤中施入螯合铁肥,矫正叶片黄化的效果要优于无机铁。张林森用Fe-EDDHA在矫治桃叶黄化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黄化植株相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4倍左右,活性铁含量提高了70%左右,果实品质明显提高,还改善了叶片矿质元素的平衡比例。何绍兰在黄化柑橘树冠每平方米面积施10g EDDHA铁,采用环状沟施,第二年叶片黄化级别降为零。
我们采用了瓦拉格罗生产的福绿来螯合铁肥,根据树体大小每株树用量5-15g,幼树每株5g,采用沟施。施入后7-10天,叶片就基本返绿。如下图:

施用福绿来后植株的复绿期情况
2. 叶片喷施法
叶片喷施FeSO4,最好和尿素、柠檬酸,捷润或消康液等展着剂混合配合施用。喷施后叶片几天内会出现斑点状复绿。叶片喷施具有见效快的优点,但存在只对局部附着点起作用的缺陷,抽出的新叶仍为黄叶。需要连续喷施3次左右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情况小叶片喷施硫酸亚铁制剂,喷施浓度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之间,螯合铁肥浓度千分之二就可以了。每隔7-10日喷施一次,连续喷三次。喷施时间选择早晚风力不大,温度不高的时间,延缓肥液的干燥时间。由于叶背气孔多,角质层薄,因而叶面和叶背都应喷到。
3. 埋瓶浸根法
将果树根直接浸到适当浓度的铁肥中,通过根的吸收,使得整株树体提高铁的含量。在春季萌芽期,选择树冠外围处,挖开土壤露出根部,选择适当粗度的若干根,截后插入含有千分之三的硫酸亚铁溶液的容器中,封口后盖土。
4. 土壤改良
土壤黄化是由土壤pH值过高或碳酸氢根离子过高引起的,通过土壤改良,除去这些不利因子,可达到矫正树体黄化的目的。每亩地施入20-30公斤的硫磺可达到降低土壤pH值的目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