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酶5000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吃胰激肽原酶、硫辛酸还是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为10%-15%,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则大于5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
胰激肽原酶属蛋白水解酶类,是激肽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为:(1)降解激肽原,生成激肽,从而扩张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流量。(2)通过缓激肽和组胺多肽对血栓素的负反馈,促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前列腺素I2,从而抑制血小板效应以防止凝血。(3)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以提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含量,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4)还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心肌耗氧量及减少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从而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
胰激肽原酶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和多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胰激肽原酶属于改善微循环药物,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周围神经血流量,提高神经细胞的供血和供氧,从而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硫辛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酮戊二酸和氨基酸氢化酶复合物的辅助因子,可抑制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抑制醛糖还原酶,阻止葡萄糖或半乳糖转化成为山梨醇。动物试验显示,硫辛酸可阻止糖尿病的发展,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防止高血糖造成的神经病变。硫辛酸进入人体后易还原为双氢硫辛酸,两者均能促使维生素C、维生素E的再生,发挥抗氧化作用。硫辛酸还可增加细胞内谷胱甘肽及辅酶Q10,并可螯合某些金属离子。
硫辛酸主要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肢体远端的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和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消失等运动神经障碍。
硫辛酸属于抗氧化药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防治氧化应激所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降低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作用,增加神经营养血管血流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依帕司他为可逆性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药,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能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动物试验表明:依帕司他可显著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坐骨神经、红细胞、视网膜中山梨醇的累积,提高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自主神经功能,在神经形态学上,可改善轴突流异常,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腓肠神经髓鞘厚度、轴突面积、轴突圆柱率,此外,可改善模型动物坐骨神经的血流量,并使其肌醇含量回升。适用于糖尿病神经性病变。
依帕司他属于改善代谢药物,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临床症状。
以上三种药物都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线用药,针对病因治疗,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必要时可以联合使用,获益更多。#谣零零计划#
有没有解酒药?
陈先生因工作的原因经常有酒局,有时候为了业绩不得不“灌酒”,但硬喝实在无法忍受醉酒后的不适。有次在看电视剧时,发现了一种“神药”。
“好像是能增加酒量或者防止醉酒的东西,我就试着去网上搜了搜,确实发现了很多叫‘解酒药’的链接,有的像糖果似的。”陈先生看着夸张的宣传广告却产生了怀疑。
在网购平台上有很多宣称“酒前保护肝脏,酒后迅速解酒”的“解酒神器”在火热销售,比如澳洲进口或者德国进口、韩国风味等的胶囊、软糖等,价格在100元至400元不等,月销量最高达3000多件。
记者咨询了10家店铺,他们均否认自己售卖的是药品,“我们售卖的是保健食品,主要作用是解酒,加速对酒精的分解,达到快速醒酒和提升酒量的效果。”商家介绍,还能改善喝多难受、头痛恶心等症状,还强调有人做过试验,食用后再喝酒会让酒量有所增加,同时醉酒后不再难受。
在记者追问下,部分商家提供了产品中的配料表。其中提及最多的成分便是葛根。客服解释,在喝酒前服用葛根,可形成保护膜,保护肝脏、胃。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田艳涛表示,在临床上,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品以解酒的适应症获得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也就是说,现在市面上的所谓“解酒药”,本质上都是保健品或食品。
葛根真有解酒的疗效吗?很遗憾,尚未有明确的药理学研究予以证实,而《千金方》中写道:“酒醉不醒,生葛根汁,饮二升,便愈”。也就是需要两升的葛根汁才能实现解酒的效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丁庆明也表示,网红“解酒药”,其实不算药,保健食品是不能添加药物成分的,绝大多数宣称有护肝功能、降低酒精对肝脏细胞损害的食品,其中的成分通常来自药食同源的中药提取物,如甘草、人参、葛根等,也有添加了一些氨基酸的,如L-半胱氨酸、牛磺酸等也都属于食品添加剂,但这些成分的药效并不确切。
丁庆明介绍,饮酒过量、酒精中毒后,在临床上,纳洛酮、纳美芬、美他多辛等药物能起作用。
田艳涛补充,虽然在临床上美他多辛可以增强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但是这种药物是处方药,主要用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也可以用于急性酒精中毒,并不适合正常人群去服用,更不能用于解酒。 宋霞 (摘自《北京青年报》)
来源: 今晚报
解酒“神药”能信吗,有没有解酒药?
63岁的老赵两三个月以来总是感觉口苦、口臭、食欲不振,面色发青,最近十几天感觉腹胀、头晕,右上腹和后背一动就疼,吃了几盒胃药也没管用,在家人的劝说下来院检查。
#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寻找真知派#经过详细检查,结果出来:甲胎蛋白1350,转氨酶193,氨基酸转肽酶370。肝脏彩超显示,肝脏包膜毛糙,呈凹凸状,实质回声增粗增强,显示片状不均匀结节强回声区,门静脉宽约1.43cm,脾脏变大、变长。进一步CT、穿刺活检,确诊为肝脏恶性肿瘤。
身体出现三种变化,趁早查肝CT
#我的门诊故事##真相来了#1、无缘无故地感到疲倦、乏力。
肝脏病变后会直接引起解毒、排毒功能失常、新陈代谢缓慢,导致毒素积聚,无法排出,身体就会感觉疲倦乏力、无精打采。
2、食欲不振,饭量下降。
肝脏病变,出现炎症后,造成胆汁分泌异常,引起消化道不适,会恶心反胃,不想吃东西。
3、腹部胀痛,肝区疼痛。
长时间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去检查,除了检查肠胃之外还有检查肝功能。很多人把腹痛误认为是肠胃疾病,耽误了肝病治疗,应该注意。
#超能健康团##真相来了##健康科普排位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