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我不知道你说的氨基酸肥料是不是我说的这种氨基酸叶面肥,如果是氨基酸叶面肥可以参考下面这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准备容器:首先准备好发酵所需的水泥池或大缸。
2、准备原料:称量好发酵用大豆粉重量,并测定其含水量,一般含水量为12%。
3、菌剂用量: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宝贝发酵菌剂,一定要搅拌均匀,此过程可称为菌剂接种。
4、物料加水:往接种完菌剂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将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调到55-60%。调整方法:因含水率12%的100公斤大豆粉本身自带水分约12公斤,再外加48公斤的糖醋水,总计含水约50公斤。糖醋水的制作方法:将5%的红糖水和3%米醋兑成所需加水量即可。
5、放置座菌:将调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时,这一过程可称为“座菌”。
6、开始发酵:将自然放置的待发酵物料及时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积发酵。为确保通气,堆积厚度一般不超过50㎝为好,堆积完毕后,上面盖上纱布或塑料布(注意留有通气孔),并注意做到保温、保湿、保洁。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1.原理
在用盐酸水解蛋白质的过程中,胱氨酸易被破坏,现多采用过甲酸氧化法将蛋白质中的胱氨酸及半胱氨酸氧化成半胱磺酸,其反应如下:
SH NH2 O SO3H NH2 O
CH2 CH COOH+3H C OOH CH2 CH COOH+3H C OH
半胱氨酸过甲酸半胱磺酸甲酸
生成的半胱磺酸可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测定,与标准半胱磺酸比较,计算其含量。
2.适用范围
参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编写的食物营养成分测定法第三版。适用于食物中胱氨酸的测定。
3.仪器
水解瓶: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试管,体积20~30mL,用去离子水冲净并烘干,电热减压蒸发器。
4.试剂
过甲酸:取9mL分析纯甲酸加入1mL30%过氧化氢混合,在室温放置2小时以上。
5.操作步骤
5.1过甲酸氧化:称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置于水解瓶中,使样品含蛋白质在5~10mg,加入1mL过甲酸试剂,在室温放置3小时。加1mL乙醇终止氧化。将样品瓶置于电热减压器中,于45℃减压蒸干,用1mL去离子水淋洗瓶壁,再蒸干,反复3次,以除去过甲酸。
5.2盐酸水解:同食物中氨基酸(16种)测定方法
5.3在Bekman63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上,在注文50℃时用pH3.25柠檬酸缓冲液洗脱,半胱磺酸的出峰时间约在1.78分钟。
6.计算
上机样品液(50μl)中半胱磺酸量=
上机标准液中半胱磺酸量(nmol)×样品峰面积
半胱磺酸标准峰面积
100g样品中胱氨酸mg数=
上机样品中半胱磺酸量(nmol)×D×M×100
W×E×106×2
式中
D:样品稀释倍数
M:胱氨酸分子量(ng)
W:称样量(g)
E:上机时的进样量(此处为50μl)
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
其实这个是相对的!游离氨基酸的测定主要是在样品处理的实际防止将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起后面的测定就看你要的结果,如果是要总含量就用一般的紫外就可以搞定,如果你想知道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那最简单的还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啊!不知道说的你满不满意,请纠正.小萧
肥料中铵态氮含量的测定
可按NY525-2002《有机肥料》中有关全氮的测定方法进行。为了您方便起见,现将具体测定方法复制如下(如有疑问,请您查阅该标准原文):
5.3全氮含量测定
5.3.1方法原理
有机肥料中的有机氮经硫酸-过氧化氢消煮,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样品中全氮含量。
5.3.2试剂
5.3.2.1硫酸(ρ1.84)。
5.3.2.2 30%过氧化氢。
5.3.2.3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40%的溶液。
称取40g氢氧化钠(化学纯)溶于100mL水中。
5.3.2.4硼酸:质量浓度为2%的溶液。
称取2g硼酸溶于100mL约60℃热水中,冷却,用稀碱在酸度计上调节溶液 pH=4 5。
5.3.2.5定氮混合指示剂:称取0.5g溴甲酚绿和0.1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中。
5.3.2.6硫酸〔c(1/2H2SO4)=0.05mol/L〕或盐酸〔c(HCl)=0.05mol/L〕标准溶液:配制和
标定,按照 GB/T601进行。
5.3.3仪器、设备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设备和定氮蒸馏装置。
5.3.4分析步骤
5.3.4.1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过φ0.5mm筛的风干试样0.5g(精确至0.0001g),置于开氏烧瓶底部,用少量水冲洗沾附在瓶壁上的试样,加5.0mL硫酸(5.3.2.1)和1.5mL过氧化氢(5.3.2.2),小心匀,瓶口放一弯颈小漏斗,放置过夜。在可调电炉上缓慢升温至硫酸冒烟,取下,稍冷后加15滴过氧化氢,轻轻摇动开氏烧瓶,加热10min,取下,稍冷后分次再加5-10滴过氧化氢并分次消煮,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清液后,继续加热10min,除尽剩余的过氧化氢。取下稍冷,小心加水至20mL-30mL,加热至沸。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弯颈小漏斗,洗液收入原开氏烧瓶中。将消煮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静置澄清或用无磷滤纸干过滤到具塞三角瓶中,备用。
5.3.4.2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试剂用量和操作同5.3.4.1。
5.3.4.3测定
5.3.4.3.1蒸馏前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漏气,并进行空蒸馏清洗管道。
5.3.4.3.2吸取消煮清液50.0mL于蒸馏瓶内,加入200mL水。于250mL三角瓶加入10mL硼酸溶液(5.3.2.4)和5滴混合指示剂(5.3.2.5)承接于冷凝管下端,管口插入硼酸液面中。由筒型漏斗向蒸馏瓶内缓慢加入15mL氢氧化钠溶液(5.3.2.3),关好活塞。加热蒸馏,待馏出液体积约100mL,即可停止蒸馏。
5.3.4.3.3用硫酸标准溶液或盐酸标准溶液(5.3.2.6)滴定馏出液,由蓝色刚变至紫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空白测定所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1mL。
5.3.5分析结果的表述
肥料的全氮含量以肥料的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
(V-V0)×c×0.014×D
全氮(N)(%)=————————————×100……………(3)
m×(1-X0)
式中:V———试液滴定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空白滴定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14———氮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D———分取倍数,定容体积/分取体积,100/50;
m———称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X0———风干试样的含水量。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两位小数。
5.3.6允许差
5.3.6.1取两个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3.6.2两个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差应符合表 4要求。
表4
氮(N)/(%)允许差/(%)
<0.50<0.02
0.50-1.00<0.04
>1.00<0.06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常用方法为法茚三酮显色。
茚三酮反应是指在加热条件及弱酸环境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蓝色化合物及相应的醛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与脯氨酸或羟脯氨酸反应生成(亮)黄色化合物。该反应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用于法医学上犯罪嫌疑人的指纹采集。
此反应十分灵敏,根据反应所生成的蓝紫色的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波长下进行比色就可测定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显色溶液的吸光率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也可以在分离氨基酸时作为显色剂对氨基酸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原理:氨基酸为水溶性物质,在pH为8.0的缓冲溶液中与茚三酮同时加热,可形成紫色络合物,在吸收波长570纳米处可检出光密度值,从而计算出游离氨基酸总量。该法已被列为国家标准(GB/T8314-87)。检测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游离氨基酸反应机理: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外,所有的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产生CO2、NH3和醛,而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生成之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该反应十分灵敏,1:1500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显示反应,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方法。
但也有些物质对茚三酮也呈类似的阳性反应,如β-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化合物等。所以定性或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氨基酸含量测定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检查名称 5分类 6氨基酸测定的原理 7试剂 8操作方法 9正常值 10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11附注 1拼音
ān jī suān cè dìng
2英文参考
Amino acid determination
3概述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除了脯氨基酸为亚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但近年内证实了它们可以异构为D氨基酸,具体机制还未研究。根据R基团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3大类:含有二羧基一氨基的氨基酸为酸性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有二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堿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含有一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中性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等。由于它们在同一pH环境中,各类氨基酸的带电状态不同,即它们具有不同的等电点(PI),这是电泳法和色谱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氨基酸种类繁多,理化性质相似,并同时存在于各种生物样品中,因此检测各个氨基酸时必须先将它们分别检测。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离子交换树脂色谱分离法由Moore和Stein发明。20世纪50年代未他们又设计了自动装置,但分析一个样品需一周。20世纪60年代的仪器将分析时间缩短为一天。20世纪70年代再缩短为几小时和一小时左右。同时样品量也从mmol减少到nmol,使灵敏度提高千、万倍,并采用了自动化分析仪,使得各种生理体液,如血浆、血清、尿液、脑脊液、羊水、房水、***、乃至细胞内液(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肌肉)的用量只需数十至数百微升,在2~4h内,即可得出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4检查名称
氨基酸测定
5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氨基酸、氮化物、有机酸测定
6氨基酸测定的原理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
7试剂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
8操作方法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
9正常值
见表1。
10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见表2。
11附注
(1)临床上测定血清或血浆的氨基酸,要避免食物消化吸收的影响,应在清晨空腹采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5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