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作用
腐植酸类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也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主要有以下三大好处:一、有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的作用。腐肥可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孔隙状况;提高土壤的阳离子吸收性能,增加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增强土壤缓冲系统,改良酸性土;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二、有增加作物营养和对化肥的增效作用。腐肥可增加化肥肥效,可消除施用氮肥过多或施用方法不当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使无机氮肥的肥效由“暴、猛、短”变为“缓、稳、长”;腐肥本身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速效氮、磷和迟效性氮、磷,可以起到改善作物营养的作用。三、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刺激作用。腐肥能使种子提早发芽,提高其出苗率;促进生根和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强繁殖器官的发育。腐植酸类肥料用做基肥、种肥、追肥以及浸种、蘸根、叶面喷施、冲施都有增产效果
水溶性肥料适用于所有作物,有小永秀冲施肥冲施苗期500-1000ml/亩,每7-10天一次。富含腐植酸,促生根,防僵苗,抗病虫,解药害,延缓早衰。是新功能悬浮肥料。同期的还有永秀冲施肥冲施苗期2500-3500ml;/亩,每7-10天一次。
复合氨基酸颗粒肥料原料
农用复合氨基酸原粉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氨基酸含量。复合氨基酸原粉中的氨基酸含量不低于12%,即每100g产品中的氨基酸总量应至少达到12g。
2.氮含量。每100g产品中的氮含量应控制在18.2g左右。
此外,复合氨基酸原粉中还可能包含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无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种产品主要用于冲施肥、叶面肥、液肥、氨基酸生物肥以及各种菌肥,能够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氨基酸肥料与腐植酸肥哪个好
氨基酸与腐植酸叶面肥,两者功能不相同,不能做对比。氨基酸叶面肥是在作物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而使用的,能加强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而腐殖酸叶面肥是在土壤出现板结或盐渍化现象而使用的,能改善作物的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氨基酸颗粒肥使用方法
氨基酸微肥对农作物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药残留等作用,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但对于不同的作物其使用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使用方法一般有喷施、拌种、基施3种方式。喷施以300–600倍液为好,拌种则以1%为好。从增产效果比较,喷施优于拌种和基施。谷物在拔节期喷施,棉花、花生、大豆在初花期喷施,水果类作物在幼果期喷施,每667平方米用稀释液50kg左右,增产幅度可达10%–50%;拌种的增产效果一般达5%–10%;而基施的可达10%–15%。
施用氨基酸微肥后,不仅对小麦的营养生长有一定影响,而且可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加强,子粒灌浆速率加快,粒重和产量提高。试验表明,将拌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效果会更好,其次是叶面喷施,单纯拌种对产量影响较小。
氨基酸肥料和腐植酸肥料有什么区别
1、本质不同
腐植酸钾是一种高效有机钾肥,而黄腐植酸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
2、性能不同
腐殖酸钾:
(1)腐植酸钾是一种具有黑色颗粒或粉状固体的多相芳香羟基羧酸盐。是由褐煤精细选后用KOH液体反应提取后的产物,它溶于水,呈碱性,它含有羧基、酚羟基等活性基团。
(2)腐植酸钾的溶解能电离羟基和羟基,具有较强的负电荷水化能力。可作为地质、石油、煤炭、矿山等领域的钻井和页岩抑制剂。具有降粘、降失水、防塌等功能,耐温可达180℃。
(3)理化性能项目技术指标外观黑褐色粉末水分≤15%水不溶物(以分析基计量)≤10%腐殖酸(以分析基计量)≥50钾含量(以分析基计量)≥10 pH值 9–10淡水钻井液滤失量(25℃/690kpa)不增加原钻机井液滤失量抑制指标(用相对膨胀RSR表示)≤50%
黄腐酸钾:
(1)科学组合新的营养链,全面平衡植物需求。
(2)具有高生物活性功能的未知的促长因子。
(3)络合能力强,提高植物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
(4)抗絮凝、具缓冲,溶解性能好,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能力强。
(5)具有抗寒抗旱的显著功能。
(6)分子量小是生化黄腐酸钾最基本的理化特性。
3、技术指标不同
黄腐酸钾:
(1)主要成分黄腐酸含量(以干基计)%≥50%
(2)全氮(N)含量(以干基计)%≥3.0%
(3)全磷(P)含量(以干基计)%≥0.4%
(4)全钾(k2o)含量(以干基计)%≥11.7%
(5)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50%
腐殖酸钾:
(1)符合Q/YJB022-2003项目指标
(2)外观:黑褐色粉末
(3)水溶性干基腐殖酸:≥ 50.0%
(4)水不溶物:≤ 10.0%
(5)淡水钻井液滤失量不增加原钻井液滤失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腐殖酸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腐酸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4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