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微量元素肥料备案
氨基酸水溶肥和微量元素水溶肥在成分、功效和适用作物上有一定差别。总的来说,氨基酸水溶肥主要侧重于提供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而微量元素水溶肥则主要提供微量元素。
1.成分和功效:氨基酸水溶肥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免疫力和抗逆性,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而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主要作用是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2.适用作物:氨基酸水溶肥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对高产、快速生长期和养分需求较大的作物更为适宜。而微量元素水溶肥适用于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和作物。
在实际生产中,这两种水溶肥可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进行选择和搭配使用。
微量元素肥料国家标准
一、肥料名称。应标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经规定的肥料名称,如“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等;对有特殊用途的肥料名称,在产品名称下是用小1号字体标注的,如“复合肥料硫酸钾型”。农民朋友如果看见“高效×××”、“××肥王”、“全元素××肥料”等字样,说明产品有不实夸大性质的宣传。
二、单一养分含量。应以配合式氮—磷—钾的顺序,分别标明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含量。农民朋友应该注意,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注明。
三、氯离子含量的标注。当复混(合)肥料中氯离子的含量大于3.0%时,应在包装物上标明“含氯”,以避免对忌氯作物如黄烟、果树等造成伤害;凡未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的,其氯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3.0%。
四、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生产日期或批号。每袋肥料都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生产日期或批号,应在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产品外包装上标明。
五、产品标准。复混肥料或复合肥料均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标准号及年代号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明。
六、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包装的主视面上标明经依法登记注册并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扩展资料:
复合肥生产多使用测土配方测出土壤的养分情况,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复合肥
微量元素肥料使用方法
播种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种子或拌种,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使用方法,可大大节省用肥量。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种液浓度为0.01%至0.03%。每500公斤种子仅用5升这种溶液。大豆用钼酸铵拌种,每亩只需要10克至20克。
什么是中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通常简称为微肥。是指含有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庄稼吸收消耗量少(相对于常量元素肥料而言)。
化学肥料通常分为常量元素肥料[1]和微量元素肥料两类。哪些是常量元素肥料呢?常量元素肥料是庄稼吸收消耗数量大的肥料,象氮肥、磷肥、钾肥、钙肥、镁肥、硫肥都属这类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通常简称为微肥。是指含有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庄稼吸收消耗量少(相对于常量元素肥料而言)。作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虽然很少,但是,它们同常量元素一样,对作物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互相代替。微肥的施用,要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肥效。同时,在不同的氮、磷、钾水平下,作物对微量元索的反应也不相同。一般说来,低产土壤容易出现缺乏微量元素的情况;高产土壤,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也会相应增高。因此,必须补施微肥,但若企图减少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而只靠增施微肥来获得高产,也是错误的。
微肥是经过大量的科学试验与研究,已经证实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的,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那些微量营养元素,在农业上作为肥料施用的化工产品,象硼肥、锌肥、锰肥、钼肥、铜肥、铁肥、钴肥都属于微肥。这些微量元素占作物体干重的百分数大致是:锰 0.05%、铁 0.02%、锌 0.01%、
硼 0.005%、铜 0.001%、钼 0.0001%。土壤中任何一种速效态微量元素供应
不足,作物就会出现特殊的症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收成无望。也许有人要问,既然微肥这么重要,而在生产中并没有施用微肥[1]
微量元素[1]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等有机生命体,还是矿物、岩石、空气和水等非生命无机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根据研究证实,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化学元素有 107种。这些元素在自然界或各种物体中的含量,差异十分悬殊,有些元素含量很高,而有些元素含量却甚低。对于自然界所存在的化学元素,根据含量的高低或多寡,分为大量元素
(有人称常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三大类。大量元素是含量很高的化学元素的统称,微量元素是含量很低的化学元素的统称。介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统称为中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一个针对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而言的相对概念。所谓微量元素,顾名思义,微者少也。少具有双重意思,一是指含量很少,二是指动植物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少。从广义来说,微量元素泛指自然界或自然界的各种物体中含量很低的或者说很分散而不富集的化学元素。
土壤学中所指的微量元素,既可以泛指土壤中所有的含量很低的化学元素,也可以指其中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化学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除了具有生物学意义以外,常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如可以阐明某种土壤的成土过程、环境质量评价等。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微量元素常是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它们在生物体中的特殊机制有很强的专一性,为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我们把地壳中含量范围为百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一般不超过千分之几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虽然较多,但植物体中含量甚少,并且具有特殊功能,故也列为微量元素来论述[1]。
种类编辑
我国推广或将要应用的微肥有:硼肥、钼肥、锌肥、铜肥、锰肥、铁肥。它们在农作物、林木、牧草、果树、蔬菜上施用,均有相互不能代替的作用。针对缺素土壤和敏感植物施用微肥,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微肥[1]分类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按所含营养元素划分的,也有按养分组成划分的,还有几种按化合物类型划分的。
推广应用较多的硼肥、钼肥、锌肥等就是按所含营养元素划分的,这是大家极其熟悉的一种分类前面提。就这些元素的离子状态来说,硼和钼常为阴离子,而锌、锰、铜、铁、钴等元素则为阳离子。
按养分组成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质微肥。这类肥料一般只含一种为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硫酸锌、硫酸亚铁即属此类。这类肥料多数易溶于水。故施用方便,可作基肥、种肥、追肥。
(2)复合微肥。这一类肥料多在制造肥料时加入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而制成,它包括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复合。例如,磷酸铵锌、磷酸铵锰等。这类肥料,一次施用同时补给几种养分,比较省工,但难以做到因地制宜。
(3)混合微肥。这类肥料是在制造或施用时,将各种单质肥料按其需要
混合而成。其优点是组成灵活。国外多在配肥站按用户的需求进行混合。河南省科学院研制的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混合微肥就是属此类肥料,根据各地土壤化验资料,作物需肥规律,经过田间试验而成,因此肥料使用后经济效益明显。
按微肥化合物类型,大致可分为五类:
(1)易溶性无机盐。这类肥多数为硫酸盐。
(2)难溶性无机盐。多数为磷酸盐、碳酸盐类,也有部分为氧化物和硫化物。例如,磷酸铵锌、氯化锌等。适于做基肥。
(3)玻璃肥料。多数为含有微量元素的硅酸盐粉末,经高温烧结或溶融
为玻璃状的物质,如冶炼厂的炉渣等,一般只能做底肥。
(4)螯合物肥料。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螯合作用的化合物,与微量元素螯合而成的螯合物,如螯合锌等。
(5)含微量元素的工业废渣。
大量元素水溶肥备案登记网站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是针对商业化农业生产而制定的。其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可提供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养分。此外,大量元素水溶肥还可激发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水溶肥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保护环境。生产厂家需要通过检测和检验来确保其产品符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以保证农民使用的肥料安全可靠,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氨基酸肥料属于什么肥
水溶性硅肥。根据查询业百科显示,氨基酸硅钾是一种有机肥料,属于水溶性硅肥。氨基酸硅钾由植物或动物蛋白质、骨、角等经过酸解、酶解、发酵等多种生物技术处理而成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4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