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肥料的制作方法
氨基酸水溶肥也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具体包括氨基酸(主要来源是动植物的一些下脚料及其他物质的发酵或水解产物)、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微量元素(钙、铁、锌、锰、铜、硼、钼等)。
一、氨基酸水溶肥配方
氨基酸水溶肥顾名思义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也就是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比例,利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将传统水溶肥与氨基酸混合起来。
1、氨基酸
氨基酸的主要来源是动植物的一些下脚料及其他物质的发酵或水解产物,常用的是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牛磺酸、丁氨酸等。它可帮助刺激和调节植物快速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作物体内酶活力,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具有生根、保花、保果等作用。
2、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在氨基酸水溶肥中是含量最多的一种,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的营养元素,缺少这几种物质就谈不上产量和品质。
3、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锰、铜、硼、钼等元素。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也必不可少,若严重缺乏也会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氨基酸水溶肥怎么用
1、浇灌
浇灌也就是在土壤浇水或灌溉的时候进行冲施,将氨基酸水溶肥按照比例兑水稀释溶解,随灌溉水冲施作物根部,养分会随着水分渗透到植物作物根系,然后被吸收利用。
2、叶面喷施
将氨基酸水溶肥溶解于水中,然后进行叶面喷施,或者与非碱性农药一起溶于水中进行叶面喷施,不仅可提高作物长势,调节作物生长,还能促进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元素的吸收,见效非常迅速。
3、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
规模较大的种植户,或者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以及高品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园,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的方式,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等优点。浇水施肥时,将氨基酸水溶肥溶解在水中,既可补充作物水分,还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氨基酸发酵用什么菌
酱油用米曲霉发酵的。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便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
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
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
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
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
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
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扩展资料:
米曲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
米曲霉是理想的生产大肠杆菌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活性蛋白的载体。米曲霉基因组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食品酿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
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工业,并已被安全地应用了100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酱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曲霉
蘑菇用什么肥料增产
1.鸡粪液:取鸡粪5公斤,清水20公斤,一周倒入锅内煮沸,滤渣取汁后加水100公斤,每平方米喷0.5公斤。
2.淡盐水:取食盐150—250克,放入50公斤清水中搅拌溶解后即得0.3%—0.5%的稀盐水,喷洒后菇色洁白结实,菇体粗壮质佳,且可增产12%—17%。
3.淘米水:在每100公斤澄清的淘米水中加入1公斤葡萄糖,于采菇后3—4天喷洒在菇料面上,每平方米喷淘米水2公斤左右即可。
4.味精水:取味精50克,溶于5公斤清水中,在第一潮菇采收后7天左右喷洒,每平方米用液0.5—1公斤,共用3—4次,可增产15%—20%。若在味精液中加入1%葡萄糖,则效果更佳。
5.豆浆肥:取黄豆500~1000克,放入水中浸泡后磨成浆,滤去杂质,加清水50公斤搅匀喷施,可使蘑菇白嫩,菇体粗壮。增产8%—15%。
蘑菇能施肥吗?蘑菇施什么肥?蘑菇怎样施肥?
6.葡萄糖液:取葡萄糖粉500克,加入25公斤清水中拌匀,待完全溶化后向菇床喷雾。
7.胡萝卜汁:取新鲜胡萝卜1.5公斤并切碎,加水8—10公斤,煮30分钟后滤渣取汁,加3倍清水喷施,可提高蘑菇产量。
8.菠菜汁:将新鲜菠菜洗净,加少量清水捣烂,用3层纱布过滤取汁,加水稀释至500倍,播种后15天开始喷施,每平方米喷15毫升,能促进子实体分化,显著提高蘑菇产量。
9.酵母粉:取纯酵母粉25克,放入50公斤清水中搅匀,喷施后可促使菇体健壮,产量提高20%左右。
10.草木灰液:取草木灰1公斤,加水10公斤浸泡1昼夜,过滤取汁,加水至50公斤,每平方米喷洒0.5—1公斤。若干床面撒施一层干燥草木灰,能提高畦床温度,促进菌丝发育。草木灰还能为菌丝提供一定养分,并能抑制杂菌生长,一般可增产10%左右
平菇叶面肥的配方
可以用以下叶面肥料进行追肥促长:1、植物动力2003 1000倍叶面喷雾,2、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叶面喷雾,3、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叶面喷雾,4、绿风95 600倍叶面喷雾,5、金邦1号植物健生素500倍叶面喷雾,6、绿亨天宝高效植物增产剂1500倍叶面喷雾,7、新自然含氨基酸叶面肥300~500倍叶面喷雾,8、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1500倍叶面喷雾,9、新农宝多元素复合叶面肥300倍叶面喷雾,10、1.4%复硝酚钠水剂1500~3000倍叶面喷雾,11、绿色扬康·金饭碗含氨基酸叶面肥300~500倍叶面喷雾,12、恩碧来高效液肥1500倍叶面喷雾,13、0.136%赤霉·吲乙·芸苔素可湿粉(碧护)10000~12000倍叶面喷雾,14、明月海藻广谱叶面肥(含海藻酸有机水溶性肥料)800~1500倍叶面喷雾,15.杨馥成活力素800~1000倍(防治徒长400~500倍,肥量过大误喷产生抑制可用1200-1500倍缓解)进行追肥即可。
种平菇用什么复合肥
磷酸二铵。
平菇注水磷酸二铵比较适宜。氮磷钾含量比较全面。制作平菇培养料只要能够合理配制培养料。
磷酸二铵一般指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铵是一种无机盐,为无色透明单斜晶体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碳酸氢钾在分析化学、食品加工、农牧业等领域有应用。
平菇要施什么肥料
平菇栽培技术介绍
目前所用的菌种按温度要求划分为四个类型:低温、中温、中低温、高温。适宜栽培品种有8905、安大02、平6、879、8301、凤尾菇、831。按季节选适宜品种,就可全年生产。
一、培养料制备
碳、氮及矿质元素是平菇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元素。碳素的来源主要有稻草、麦杆、玉米芯、木屑等。氮素的来源有麦麸、米糠、油料饼、尿素、铵盐等。有机氮的含量不宜太高,太高会加重污染。尿素、铵盐(有机氮)的添加量不宜超过0.1%。矿质元素中只补充磷元素,用过磷酸钙添加。常用配方如下:
1、木屑78公斤,麸皮20公斤,糖1公斤,石膏1公斤。
2、玉米屑90%,麸皮10%,每百公斤料加石膏1.25公斤。
配制过程:称取定量的各种栽培料,边加水。边拌交,然后闷1小时左右。手握培养料,用力紧握指间见水而不淌,说明含水量达到65%。PH值要求在5.8-6.2范围内。
培养料配制好以后,有两种灭菌方法:
1、蒸锅消毒。装袋后的培养料,用常压蒸锅煮6-8小时。高压灭菌1.5-2个大气压2时左右。
2、发酵灭菌。栽培料堆成1米高,长、宽不限的堆,用一大木棒纵向打洞,然后用小木棒横向每隔50cm打洞。用薄膜覆盖,堆闷2天以后,当温度平均达65-70℃时,开始翻堆,翻堆方法是里面翻到外面,外面翻到里面。2天后测试温度达到65-70℃料松软有香味就可装袋了。袋宽25-30cm,长45-50cm,两端打眼,装袋方法两头紧,中间松。
二、菌丝体生长管理
袋堆成6-8个高,宽60cm。用黑色膜覆盖。温度要求在25-28℃之间,这时应不喷水要求湿度为50%-60%。若环境太干时,可少量喷水,要求有微弱的氧气。一般经过25-30天,白色放射状菌丝长满袋,袋两端有菇蕾出现,并且有些袋开始吐黄水时,就可进行子实体生长管理。
三、子实体生长管理
首先要及时揭开袋口,加大通风量,以满足菌对氧气的需要。空气湿度要求在88-90%之间,此时喷水要小水勤喷,不要直接喷到菇蕾上。以免菇蕾被水渍死。6天左右,就可大水勤喷了,一般夏天喷3次,早8点,中午12点,下午4点。冬天视情况喷1-2次。阴天、雨天、大风天也要喷水,不过喷水量要减少。菇体成熟前,喷水量要减少。光照要求散射光。温度控制在12-18℃之间,采收要求是当菇盖边缘平展并开始出现波浪状,边柄处下凹并有白色耸毛状时,应开始采收。第一潮与第二潮菇之间相差10天左右。第二潮菇时要及时补充营养液。配方为1PPM-奈乙酸,1PPM三十烷醇,半斤尿素,3两磷酸二氢钾,兑100斤水。第三潮菇后,袋中水分不足,可用析菌墙与畦栽的方法进行下潮菇的生产。一般出5潮菇左右,搬出菇袋用3%多菌灵加石灰喷洒温室,并晒2-3天,就可进行下批生产了。
四、病虫害
真菌类一般有青霉、绿霉。先挖掉霉污染处,然后用0.2%多菌灵或石灰处理。防治菇蝇,一喷雾水对2支速灭杀丁。防治线虫,每立方米用10ml甲醛与敌敌畏,熏蒸24小时。
五、菇菜套种模式
一般在温室生产中,利用后墙的空地,进行菇菜套种生产。有二种方式:一种是菇袋品字形摆放,两码之间留出60cm过道。第二种方法是袋一头靠墙,一头出菇。如果温室中温度超过25℃,就应在菇袋前张挂塑料薄膜以降温和减少照射。其余栽培管理方法与上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44267.html